久就撒手人寰了。有人说是皇后过度思念爱子,因而积郁成疾;也有人说泰山祭祀,本就是像弘历这般福泽深厚的真龙天子才有资格做的事,孝贤福薄,终落得个香消玉殒。

但帝后同登泰山的规制,却是在那一次之后成为了定制。而此次乌喇那拉氏没有随弘历东巡,若非要挑一位嫔妃随弘历同登泰山,按位分理当是令贵妃。她遣人前来有此一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然而魏佳氏注定是要失望了,弘历并没有下过偕魏佳氏同登泰山的旨意。

和珅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轻声道:“下官自是不敢欺瞒娘娘,可皇上确实没有给过旨意,只是叮咛奴才,这祭祀大典要细致准备,马虎不得。”

那婢女闻言脸色一僵,无可抑制地透出些失望来。她显然没有初时那般淡定,只是强笑道:“原来如此……奴婢明白了……还请和大人看在贵妃娘娘的心意份上,多在皇上面前,提及贵妃娘娘。”

话说到这,那婢女的来意也很明白了,和珅颔首道:“还请娘娘放心,奴才自当竭尽全力。”

那婢女得了满意的答复,点点头便离去了。

和珅回到房中,掀开托盘上的红布,就见里头摆着一支人参,参体上的纹路层层叠叠地纠缠在一起,看密集程度就知参龄不短。和珅看着那人参叹了口气,令贵妃能拿来赏人的东西,必然不会是次品,打着关照他腿伤的旗号,做了人情又探听了消息。连身边的一个侍女都如此能说会道,难怪乌喇那拉氏根本不是她的对手。

和珅将人参收起,径自去寻弘历。到了弘历的住处,却被告知皇帝今日去巡检校场,不在房中。

待和珅在校场寻到弘历,已经是晌午时分,冬日的朔风带来的寒意被阳光抚平了些。弘历站在靶场中,拉弓搭箭了几个回合,靶子中央的红心便已扎上了密密麻麻的羽箭。

和珅在一旁看得神往不已,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恐怕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的梦想。

心有灵犀般,在和珅热血沸腾时,弘历忽然转头看了他一眼,将手里明黄色的弓递与他,笑着道:“要不要试试。”

那一瞬间,和珅觉得朝堂上的尔虞我诈,后宫中的勾心斗角,都离自己远去了。脑海中剩下的,只有弘历射箭时被吹得猎猎作响的披风,和那隐藏在披风之下积蓄着力量的肌肉。

他小心翼翼地从弘历手中接过那柄弓,手中实在的触感有些发沉,可心头的阴霾却尽数散去,变得轻松起来。

☆、第五十三章

和珅在咸安宫官学,也是学过骑射的。他用拇指扣住弓弦,将弓张满,蓄力射出了一箭,虽然没有脱靶,却也只是堪堪上靶。

和珅看了结果,有些不满地摇了摇头。弘历在一旁笑道:“你这哪有满洲儿郎的样子,朕来教你。”

和珅不服输地点点头,弘历便握住了他的手。和珅保持着拉弓的姿势,却是整个地被弘历圈在了怀里。

“像这样,呈一条直线……”因为离得近,和珅甚至能感觉到弘历吐出的气息,一时间有些晃神。怎料下一秒,箭就离了弦,那股后劲儿将和珅的手震得生疼,也拽回了他飞远了的神思。青年怔怔地看着正中靶心的羽箭,有些羞愧地摸了摸鼻子,换来了弘历的一声轻笑:“方才在想什么?想得这么入神,你可知射箭的关键,就在于一个专注。”

弘历原本只是调侃一句,没想到和珅却喃喃道:“我在想,皇上这回会带谁上泰山祭祀。”

弘历怔住了,他完全没料到和珅会有此一问。打从孝贤去后,虽说帝后同登泰山已成定制,但弘历并没有偕同乌喇那拉氏同登的打算。

这些天里,他刻意地回避这个问题,也曾想过像从前一样,只领着卫队随从只身一人上山。但听到和珅问话的那一刻,他突然有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想法——携和珅一同上山。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64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