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以为意地说:“有小坑儿那篇策论在,若他们还不成事,那便真是庸才了。”

说着,他霸道地中断了关于鹿一鸣四人的话题,颇有些心急地带苟梁回宫,也不等他把方才没写完的字写完。

苟梁还以为他是因为科举一事而旷了三天急躁了,不成想回了正阳宫,却见他塞给自己一副画。

画卷打开,远思台下远山雾霭,初阳薄云,林间红黄,山清水秀的美景便在苟梁眼前展开,待到最后才看到两个相拥的人。

画中,他正窝在皇帝怀里睡得安静,而皇帝的视线却未落在这锦绣江山之上。他专注地看着苟梁,眼中的那一抹温柔,顷刻间,让山河失色。

而画旁题着一句诗:

心悦君兮知不知。

第135章 葡萄味的帝王攻(14)

新科状元赵初阳被委派到宁州当一郡郡守的调令降下明旨后,之前对他抛橄榄枝的人不约而同地患上失忆症,邀他出门的请帖从厚厚的一叠变作了零稀几张。

别看他头上挂着最年轻有为的郡守名衔,可也只是叫着好听。

谁不知道宁州那地界上就是州牧,都未必比得上司州或是扬州这种风水宝地的县令风光,郡守那便更不值一提了。

当然,若是赵初阳真能做出一番成绩,那便意味着仕途坦荡。

但这么多年来多少人意气风发地踏上宁州,最终还不是灰溜溜地回来或是干脆埋骨他乡?

这里头比赵初阳更受瞩目的大有人在,这些目光里带着秤砣的权贵们很是看不上他这点斤两,并不对他抱有期待。

鹿一鸣一面幸灾乐祸,极尽挖苦之能事,另一面却默默记下了那些“翻脸无情”的人都是哪家的。

不是他护短,而是他鹿传胪也是有心眼的人,这种没眼力见的东西哪堪结交?

四人离京上任前,苟梁特意出宫为他们饯行。

他说:“祝四位一帆风顺,大展宏图!”

因为九月的情潮将至,皇帝禁他饮酒,此番特意派了何太急跟着,是以苟梁此时以茶代酒,连饮三杯方过。

赵初阳颇感惋惜地说:“子归兄胸中有丘壑,心怀若谷,若是你入宁州怕是不必多久宁州这番水土便可改头换面……如今我等得了你的指点,定全力以赴,不负子归兄厚情。”

被何太急不善地瞥了一眼,疑似煽动苟梁不安于室的赵初阳忙转开话锋。

鹿一鸣一向自诩自视甚高,其实赵初阳心中的傲气比他只多不少,不过看过苟梁的那篇策论之后,他却不得不俯首称服。

若非他和皇帝有那重关系,将他折翼困留京中,不需要几年时间苟梁一定会展露头角,位极人臣。

赵初阳清楚地认识到比起苟梁他还差得远矣,心中最后那一丝轻浮骄傲也被抹平了。

他尚且如此,更别说曾经大言不惭要打败苟梁的十六探花郎了。经此一事,鹿一鸣真正学会了低下头来看人。

唐清丰和尤竫都知道是赵初阳和鹿一鸣有实力,而他们则是承了苟梁的情,皇帝陛下才会对他们另眼相看,虽未多加奉承,但感激却是真心实意。一顿饭吃得十分融洽,离别的伤感很快在唐清丰的c-h-a科打诨中消散,临别时,苟梁还将一本山河志交给他们。

那上面所画所写正是宁州的地貌地产,风土人情,十分详尽。

“陛下命我在宫中著书,这些日子便都琢磨这些。原本不方便外泄,只因陛下治理宁州的心智坚定才特意赐下这份恩赏,你们且妥善保管,切莫让此书落入他人手中。”

在皇宫里无事可做,因为他和皇帝都酷爱县志游记,苟梁索x_i,ng将书中所述整合起来,还原一地的原貌,著作天文地理。

这样的书不仅对国政有利,更是事关用兵之道,因此落入敌国或是有心人手中都将会惹出一场灾祸。

四人都知道利害,按捺着激动答应下来,看向苟梁的目光越发崇敬。

苟梁笑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若书中有何处与实情不符,还请你们写信告知我。”

四人自不拒绝。

赵初阳四人离京后不久,天气转冷,十月踏着骤降的气温而来。

驻守边疆的楚阡也到了归京的时候,苟梁为此特意提前一天住回府中,在他回京的当天一早便去城外十里亭接人。

“大哥!”

时近中午,楚阡一行车马匆匆而来。

听见声音,楚阡勒马停住,循声望去果然看到一个俊美白净的青年从车厢里钻出去。

虽然已经有两年未曾见面,楚阡还是一眼认出来这是家中四郎——楚阡自小便认为,这满京城找不到第二个长得比他这个弟弟更好看的j-i,ng致人了。

楚阡生的和楚将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的浓眉大眼,笑起来也如出一辙地声如洪钟,此时跳下马拍拍苟梁的肩膀道:“好小子,这才过了两年大哥见了你也要称呼一声上官了!”

他手劲没个轻重,充当车夫的夜枭副首领看着都觉得疼,倒是苟梁全不在意地笑道:“哥你要见礼也不能在大路上啊,咱们还是快回去吧,二哥三哥都等急了。父亲今日当值,否则昨儿夜里就恨不得在这里守着呢。”

“哈哈,我们四郎如今也会甜嘴了,不错不错。”

楚阡敏锐地看了车夫一眼,随即拦住了要去给长嫂见礼的苟梁,说是一家人没有这么大的规矩,早些回家去还落得松快。

楚蒹楚葭翘首以盼,碍着楚夫人的情面才没有


状态提示:第189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