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耽美 > 重生耽美 > 清和 > 第99节
申请到国子监中继续深造,年纪大的就没那么好的运气。苦读多年,为的就是鱼跃龙门,封官拜相,不想龙门跃过了,却没鼓乐齐鸣金光灿烂,好处更是没得到,反而噗通一声又掉进了水里,摔得不轻。

想上岸?继续艰苦奋斗吧。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把多少对手落在身后,踹到桥底,他们容易吗?

等着选官?这要等到猴年马月去!

想走一下关系,申请做个庶吉士?座师摇摇手指,那是洪武年间的老规矩,复兴周礼的建文帝早已表示,打破传统,不予采用。

建文帝重视读书人不假,无奈燕王蹦跶得太欢,着实没有太多j-i,ng力去关注这些新进人才。

比起其他人,一甲三位倒是待遇好点,终归是建文帝钦点的状元榜眼探花,总要照顾一下。马上官授六部是不可能的,洪武年间的太学生才有这个待遇。但也不能待遇太差,建文帝干脆大笔一挥,从状元到探花并授翰林修撰,分到方孝孺手下,共同研究周礼,一起修书去吧。

建文帝在位期间,只举办了这一次殿试,钦点状元胡靖,榜眼王艮,探花李贯,都是饱学之人,文章一流,仁义道德三纲五常张口就来。

燕王造反期间,这几位都没少骂其为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状元胡靖还曾在殿试文章中痛斥燕王,获得了建文帝的额外嘉奖,将原本该给王艮的第一名给了他,成为了名留史书的一次“暗箱c,ao作”。

后来的史实却证明,这次暗箱c,ao作很不成功,就算以貌取人,建文帝也比不上他的祖父。

燕王进南京,江山易主时,建文帝看好的人才,百分之九十以上跳槽再就业,没有一点心理压力,倒是被他嫌弃相貌的王艮以身殉国,为国尽忠,其志可嘉。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就算有,对建文帝也是毫无用处。

胡广,李贯,解缙,杨荣,哪个不是建文帝提拔的?没等这些人在朱允炆手下发光发热,就被朱棣摘了桃子。

对侄子,朱棣一向不怎么客气,人才抢了,皇位更不能放过。

建文帝还能怎么办?到地下找朱元璋告状,说他被叔叔一脚从皇位上踹下来?

可行x_i,ng为零。

值得一提的是,建文二年的状元榜眼探花全部来自江西,并出自同一里中。永乐二年,同样是来自江西的举子包揽了科举考试的前七名。

江西学子们用铁一般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什么叫学霸?这就是!

可再是学霸,不得朝廷重用也没法出头。

所以,胡靖三人必须在翰林修撰的位置上专心修书,其余进士们也得继续熬着。等到燕王打进南京,他们就可以殉国的殉国,升官的升官,回家的回家,开始书写他们在历史中的另一段人生。

建文二年的进士,在永乐帝登基后,前缀被改为洪武三十三年。直到明朝官方承认建文帝在位的合法x_i,ng,又得再改一次。

这样奇特的经历,在大明历史上也算是独一份。

朝中大臣得知六十万朝廷大军被燕军打败的消息,私下里议论纷纷,各自起了打算。但在早朝之上,奉天殿中,却有志一同的装起了鹌鹑。

建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这群鹌鹑,吸气,呼气,再吸气,好悬没把牙给咬碎了。

这就是朝廷大臣,这就是国之栋梁,朕之股肱!

去他xx!

“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良策?没有。

“真没有?”

真没有。

满朝文武一问三不知,头摇得像拨浪鼓。誓要把鹌鹑j-i,ng神发挥到底。

建文帝无言,心头顿时涌上一股悲哀。

常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自认不是失道昏君,不久前还减少了江、浙的田赋。当时,这些大臣各个对他歌功颂德,甚至以尧舜相比。

如今呢?

建文帝猛地攥紧了拳头,狠狠砸在龙椅之上。一声闷响,满朝文武头垂得更低,反应快的立刻伏地高呼,“陛下息怒,保重龙体!”

一边高呼,一边痛哭,泪如雨下。

“臣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臣有罪!”

此举给了其他人灵感,纷纷跪地请罪,武臣还顾虑着面子,文臣却不管那一套,扯开嗓子一阵嚎啕。

问策?哭。

问罪?继续哭。

哭成这样,无论皇帝想做什么,全都没门。

建文帝气得脸色铁青,大臣们哭得更加起劲。

殿外执勤的金吾卫和大汉将军面面相觑,之前还好好的,这怎么又哭上了?

哭到最后,几名年老的文官竟当殿乞骸骨,口称无能,只求罢官归乡。

“臣无能,臣……”

哭着哭着,吏部左侍郎昏了,户部右侍郎倒了,礼部尚书口吐白沫,到后来,竟然连武官行列都有人摇摇欲坠,彪形大汉照样梨花带雨,弱柳扶风。

建文帝牙咬碎了,肝开始疼。

当真很想抄起一块板砖把这群混账统统拍死,壮得像头熊,还晕?!他才想晕!

早朝变成了一场闹剧,奉天殿险些成了菜市场。

退朝时,文武大臣都顶着一双核桃眼,脚下却走得飞快,生怕慢一步再被皇帝召见。

回到暖阁,建文帝气得摔杯子掀桌,立即召见齐泰黄子澄。比起满朝的鹌鹑,这两人至少还能说几句实在话,出几个主意。哪怕主意不靠谱,至少也是个安慰。


状态提示:第99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