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耽美 > 强强耽美 > 再续蛇缘 > 第10节
受丢失家畜之苦。繁梨镇的居民们纷纷来宇文府,念在宇文府的主人乐善好施、矜贫恤独,众人也没大闹,只是想讨个说法。

宇文魁那会刚好出远门,沈舒出来主持大局,他认为没有证据表明是白倾夏所为,待宇文府细查,如果真是它做的,自然不会姑息。沈舒又提到宇文老爷是个体谅民间疾苦的人,深知生活不易,嘱咐沈舒向老百姓们说明,凡是丢失家畜的人皆可得到宇文府的赔偿,价格按市价两倍算!

沈舒的几句漂亮话说得滴水不漏,即把白倾夏从被怀疑的泥潭中捞出来,又体现宇文府的公正无私与慷慨解囊。纵使老百姓不信,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不能拿白倾夏怎样,况且谁也不想与宇文府撕破脸,那么善良可爱的宇文律少爷是不可能纵容自然养的蛇出去祸害百姓,宇文府树大招风,人丁又稀薄,如此明显的偷窃行为是不是有人栽赃嫁祸呢?

不理会人群的浮想联翩,宇文律见沈舒把事态控制住了,趁人不注意把白倾夏提到房间质问,家畜是不是它偷的?

白倾夏点头,毫不遮掩,它在长身体,想要修炼就要固基,夯实底子,这需要大量的养料,很明显,宇文律给它备的食物远远不够,而它又担心被宇文律看出它能急速消化食物后身体短时间变大,把它当怪物,只能出去偷东西吃。

宇文律抚额,“你做得太明显了?为何不连家里圈养的鸡也偷?我很生气。”

白倾夏知道小孩在生气,没料到他居然说的是怪它不偷家里的,便投以询问的眼神。

年仅九岁的宇文律在沈舒和苏晨逸的刻意教导下已开始学从政从商的知识,愈发聪明,“你连家里的也偷,证明宇文府也是受害者,再怀疑你,我们也有理由澄清。我生气的还有一件事,你吃不饱为什么不说?难道你认为我养不起你?”

白倾夏垂下脑袋,心中万般不是滋味,不是认为你不给我吃还是没钱养我,而是害怕你嫌弃我不是普通的蛇。

宇文律没理会白倾夏的沮丧,叫来下人准备了二十只生鸡,仆役准备好后被命退下,只剩一人一蛇大眼瞪小眼,还有一群“咯咯”叫不停的鸡。

宇文律先打破僵局,“吃,我要看你饭量多大,以后好给你准备。以后你进食都要让我知道,才好记下,随时随地给你多准备食材。”

白倾夏吃惊得不得了,一双金眸一瞬不瞬盯着宇文律,他一向善良,看它进食太血腥,会不会吓到他?

宇文律看出白倾夏的迟疑,轻轻抚摸着它光亮的脑袋,“别担心,我不嫌弃。舅舅说得对,弱肉强食,亲人没办法护我一世周全,只能自己变强。”

白倾夏吞了九只鸡,然后随即消化,身体稍微长大,越到后期,依靠吃东西身体长大的速度变缓了。其实它可以吃得更多,只是昨晚偷了只小猪吃撑了。

已经像个小大人的宇文律皱着眉头想了想,“这就是你不愿意在我前面多吃的缘故?”

白倾夏不置可否。

“你还有什么事瞒着我?比如你是什么时候出去偷猎?每晚我熟睡之后?你又有什么本领没使出来?”

宇文律思不透,白倾夏平日爬行温温吞吞,每晚出去盗猎,来要说法的百姓中最远有镇北一户已经接近城郊忘情山,快马加鞭来回也要两个时辰左右,白倾夏是怎么做到的。

不能说人语的白倾夏缩紧身体,示意宇文律摸,银色鳞片坚硬如铁,抵挡刀枪不成问题。宇文律还没摸仔细,手下一空,哪里还有白倾夏的身影,原来是跑到庭院去了!

难怪能半夜溜出去,眨眼间就能从房内变到庭院的藤架上,是速度快了,还是能空间转移?

在宇文魁、苏晨逸和沈舒联合□□下越来越成熟的宇文律,露出久违的小孩见到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欣喜,白倾夏果然厉害,宇文律非常高兴自己养了条身怀绝技、潜能无限的小蛇。

在沈舒的指导下,白倾夏又出去偷猎了几次,特别是在冬天众蛇冬眠的时候,沈舒让苏晨逸半夜去“偷鸡摸狗”几次,苏晨逸自是不愿,奈何迫于枕边风的威力,悻悻而去。

隔年春天,整个小镇没再发生偷盗的事故,最后不了了之。

镇民对白倾夏的态度发生改观是它两次救了溺水的小孩。

宇文律年满十岁的夏天之际,宇文魁给他下了个任务,每天上午习课完,去镇里宇文家的布庄学习打理生意,从最下层的染布开始,到跟伙计学跑腿扯布招呼客人、接着和掌柜学记账管账。

宇文魁自己做了一辈子生意,坚持认为只有自己对庄内各个流程了若指掌,才能掌控全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宇文魁也有这样的气魄,但终归生意做大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诚实可靠。

宇文魁不想孙子给人以“皇亲贵族”的身份空降,引起老资质的掌柜不满,从头做起、着眼小处,才是宇文律应该走的路。

和宇文律如影相随的白倾夏,自然是每天下午跟着去布庄。小孩儿跟着染布师傅埋头苦干,小小的手把要染的布折叠捆扎,浸入用板蓝根等植物制成的色浆进行染色,美丽的脸蛋上沾满红、黄、绿各种色彩,明快艳丽。遇到有客人上门扯布,又和伙计学“足尺放三”、“加三放尺”等行话,忙得不亦乐乎。

白倾夏则是安静地呆在阳光照射的角落吞吸吐纳,常常一呆就是半天不动,则到宇文律回府才一起回


状态提示:第10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