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顺则成人、逆则为仙,就是这个意思。元婴,是阴阳真灵育成的仙胎,实质是修仙者的第二个生命,元婴从凡体出,不同于凡体,是仙之根本。元婴有最精纯充沛的灵气,最能够感应天地之间的力量,同时能够滋养凡体,延缓衰老。人的神藏于元婴之内,就可以如同控制身体一般控制元婴,从身体中脱离出来,这就是元神出窍。修得了元婴,便可灵魂不灭,从此更是摆脱了生老病死,且拥有了幻化玄功、翻云覆海的能力。一成原因,只要没有外在因素,修真者便会保持在结婴之时的容貌直到最后几十年才会快速的发生变化。故又有人把元婴境界称之为长寿境。外貌改变的少,自然相当于时间走得慢了。

出窍境界:类似元婴性质的神识可以飞出体外,进行诸如观察,操控物体,影响其他低修为的心志等活动,对物的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灵魂出窍最简单的解释是∶感觉到自己的灵魂离开了自己的ròu_tǐ,在自己的ròu_tǐ之外活动,亦不受自己控制。和普通发梦不同的是,灵魂出窍的人是完全清醒的,他可以清晰地思考,和清醒时一样接收外界的讯息,自由地控制自己的任何行动,而且行动会比清醒时更为方便。因为灵魂出窍后没有了ròu_tǐ的限制,很多平时做不到的事情,都可以在灵魂出窍时做到。)

分神境界:分神即为神分,是一种精神分裂,不会对修仙者产生不好的影响,修仙者可以操纵分身,可以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可以同时对不同的地点施加影响。

合体境界:外神与元婴结合在一起共同修行,分身基本趋近实体化,好象再造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渡劫境界:修为趋近大乘时,身体已经具备宇宙万象,是一个能量与精神的完美结合体。与之相对的一方面会产生相反性质的能量集合,两种力量互相吸引,趋向与共同湮灭,天劫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不论你身在何方都是躲不掉的。渡劫的过程就是违反宇宙定律的过程。

大乘境界: 巩固修为的果实,慢慢累积力量,直到圆满。大乘境界也被称为准仙境界,一旦被所在世界的天道准许,就会白日飞升,成为真正的仙人。

修仙之道,是效法自然之道,小可以修身养性,做一个有道的真人,透彻的观看这个红尘浊世,逍遥自在的活在这个人间。

大可彻解天机,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来观看这个世界的诞生、发展、兴亡与毁灭。

修仙之道,是逆天之道。与天争命,与地争命,与人争命。成则与天同寿,败则身死道消。筑基之前非为道,筑基之道为末道,丹成之道为小道,元婴之道为大道。

修真从丹成到成就仙人之道,都有相应的劫难伴随,丹成之后每四十九年一场劫难,婴成之后,每一百零八年一次劫难。

修仙修的是身,修的是心,修的是自然,修的是天道。因此既有修仙是逆天之行的说法,又有修仙是贴近自然以达成天人合一的说法。

修真界的修炼需要功法,根据蕴含的天道至理,功法从高到低分为天品、地品、玄品和黄品。黄品功法之下有凡品功法,天品之上有传承功法和仙品功法。

修真界中有很多灵草,而灵草又分九品,一品最低,九品最高。灵草之下有凡草,灵草之上有仙草。灵草是一种炼丹材料,低级的丹药也许只能恢复些许灵气,高级的丹药甚至有起死回生之效。炼丹师有九品,是为9级。

与灵草相对应的自然就是灵兽。与普通的野兽不同,灵兽之所以被称之为灵兽,正是因为它们具有灵性。有的灵兽灵性堪比人类。灵兽没有人类的狡诈阴险、喜欢争斗,但同时也没有人类的团结。灵兽分为九级,九级灵兽便相当于人类的大乘期修士了。灵兽到了8级,可以化作人形,自然也是有灵兽是不能化形的。与灵兽相比,仙兽就很少见。仙兽历来都是乘天地之大运而生,其血统高贵无比,就如凡世的帝王一样高高在上。很多修士都会契约灵兽来帮助自己修炼,每个修者一生只能拥有一只契约兽伴随,高级的契约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灵兽体内含有内丹,灵兽的内丹是重要的炼丹材料。

修炼需要丹药,也需要法宝。法宝之于修者就如武器之于武者。法宝从低到高分为法器、宝器、灵器和仙器。很多矿石、灵兽身上的材料都是炼器师炼制法宝所需。炼气师又有低级、中级、高级、顶级之说。

为了使术法具有储藏性,修真界中出现了符篆和阵法。符篆中封印的是术法,需要由灵气引出。阵法是术法的一种离体应用,可以用灵石补充其所需的能量。

梦幻大陆的修炼属性包括金、木、水、火、土、风、雷、光、暗9种属性。

传说天地未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混沌,无日无月,没有人和万物,只有气、光、音三元存在。三元是宇宙间的原始物质,其运动极化规律是生、化、返,这也是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极细极微极妙的物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出入于有无之间。三元法将其简称为元,即人们常说的道。以“数”起论,有金木水火土之说,为五行生克之道;以“缘”起论,有生老病死之数,为生死轮回之道;以“德”起论,有仁义礼智信之言,为为人处世之道。三元法集三论之精华,以“心”起论,有净定观运真之戒,是为天人之道。天、


状态提示:第2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