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耽美 > 古代耽美 > 千年·君臣 > 第138节
刘彻像是小孩安排好恶作剧陷阱,然后成功地看到某个倒霉鬼中招。

“这……这简直是发疯啊。”李广还没有回过味来。

“那好,就这样决定了。”刘彻假装根本没听出李广的意思是不同意如此冒险的做法,“公孙敖与去病各率一支人马,出北地郡分道进军,迂回出击河西,务必求胜。李广出右北平,佯攻西离王,策应他们进攻河西。张骞,你跟着李广,免得他又迷路。”

不知是李广的心理作用,还是刘彻有意为之,李广总觉得刘彻把这个“又”字咬得分外重,因此十分不快:“骠骑将军和公孙将军别迷路才是。两个小娃娃,老子打仗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公孙敖早就习惯了李广的脾气,只是笑笑。霍去病从来就没把李广放在心上,只当没听见。不过刘彻咂摸出了一些令他十分不愉快的味道:“公孙敖,你和仲卿是至交好友,去病是仲卿的外甥,算起来也是你的子侄辈。但这次出征,你要听去病的号令,若敢以长辈自居,不服调遣,朕定斩不饶!”

公孙敖听出刘彻的话其实是说给李广听的,满脸堆笑:“陛下放心。军中无长幼,臣定在骠骑将军马前效命,绝不敢违抗。”

“合骑侯是沙场老将,臣也会尊敬有加,随时聆听教诲。”霍去病怕公孙敖和李广面子上挂不住,赶紧给他们递个台阶。

李广倒是没听出另外三个人的话都是说给他听的,只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此次西征回来,刘彻把霍去病手下的四个校尉也都升为裨将,和李广平起平坐。想他飞将军李广打了一辈子的仗,到头发白了都没得到封侯,还沦落到和孙子辈的武将们平起平坐的地步,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霍去病都给他台阶下了,他还不知好歹,敢叹气?刘彻沉下脸来:“李将军为什么叹气?觉得骠骑将军年纪小,让你听他的是委屈了你?”

“怎么会呢?”刘彻毕竟是皇帝,他要是翻脸如翻书,后果非常严重。霍去病怕李广说错话,连忙抢先一步插嘴,免得在朝堂上不知进退的李广再不小心把刘彻惹火了,到时候就不是临阵斩将,而是临征斩将。“李老将军从文帝在位起,就打仗打到现在,资历比我们谁都老。军令不可违的道理连新兵都知道,李老将军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好小子!一句话就又灭了刘彻的火,又把李广顶上杠头,让他不得不乖乖地听年轻的骠骑将军的话。想不到霍去病年纪虽小,却是打仗行,做人也行,难怪刘彻那么喜欢他。公孙敖不由地回想自己在霍去病那样的年纪时在干什么。花天酒地?沉溺于初尝人事的滋味?好勇斗狠跟着一帮子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小兔崽子到处闯祸?反正基本上没有干过正经事。活该他到这把年纪,还得给好友的外甥当下属。

看李广满脸不甘,公孙敖若有所思,霍去病觉得有些对不起他们。诚然李广开始军旅生涯时,霍去病的爹娘还裹着尿布,可是比干在朝堂上叱咤风云的时候,李姓人的老祖宗还在他娘亲的肚子里,连尿布都裹不到。霍去病只是长了一副年轻人的身体而已,里面的灵魂可是个只比盘古、女娲等等□神晚了一两辈的万年老妖怪,以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去和“看起来”比他年纪大的武将们争功争宠,实在是有些欺人太甚的感觉。

“臣万死不敢!”李广再迟钝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匈奴欺我大汉已久,只要骠骑将军此战能扬我国威,清除边患,臣甘为马前走卒,万死不辞!”

“愿与李老将军同心协力,共破匈奴!”霍去病也跟着打圆场。

御前会议总算在还算和平的气氛中结束,公孙敖与李广告退,只是走出很远,还能听到李广在抱怨为什么要把他安排在一个小屁孩手下,丝毫不顾忌说得太大声,会让还留在宣室殿的刘彻和霍去病听见。

“廉颇老矣……”刘彻摇头,“雄心未了,可惜已经两鬓如霜了。”

“李老将军是在文帝时开始从军。文帝时对匈奴的政策是‘匈奴无入塞,汉无出塞’,对匈奴以防守为主。李老将军学的都是如何防御,对进攻自然就不是那么在行了。廉颇未老,只是运气不好。”不过此次李广只是作为策应部队,也多少让霍去病松了一口气。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李广却总还沉浸在整个大汉只有他飞将军能威震匈奴的辉煌中,不懂与时俱进,只会在年轻一辈的武将中倚老卖老。如果让他做霍去病的直隶下属,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以前以文官的身份站在朝堂上,比干总觉得当官的不论文武,不工于心计还能活下来,简直是奇迹,现在自己当上了武将,才发现武官真的是个挺特殊的群体,不止卫青能当上大将军,李广那样的性子居然能历经三朝还只是没有封侯而已。或许也是时代在改变吧?是他自己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一千年前,没有与时俱进,这方面他实在是没有资格说李广。

“别为他说话了。李广固然弓马娴熟,武艺高超,但是有勇无谋,只可为将,不可为帅。你却是天生的帅才!”刘彻搭上霍去病的肩头,没想到清晰的骨架硌得他手疼,“怎么清减了那么多?”

“出征在外,又没有辎重,吃饭都是有一顿没一顿。”

“你就跟着士兵一起挨饿?”


状态提示:第138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