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耽美 > 虐心耽美 > 胜利之钢蚁雄心 > 第一百七十七章 长孙来历
奇怪,说是大和民族,实际上分成了等级森严的四大团体,华族、公民、平民和下民”。

“华族最奇怪,说是幕府时代的大名、藩主和军阀,但是据我观察,这些人穿汉服、说汉话、写汉字,以华夏正统自居,简直比华夏人还像华夏人,当然是指满清以前的华夏,比如隋唐与宋明四代”。

刘郧与明月仙子都若有所思,袁琪儿却又爆出一个猛料,“然而,不仅日本如此,就是亡国的朝鲜王族,以及满洲国上层,与日本华族差不多,很厌恶满洲话和朝鲜话,认为那是野蛮而蒙昧的象征”。

长孙明月不由微微一笑,衣袖一整,在别院的一角坐下,面对刘郧和袁琪儿,很淡然的说到,“这个也不奇怪,日本也好,朝鲜满洲也罢,其上层的贵族,与华夏的名门望族,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看着明月仙子身上的古装,再看看袁琪儿身上的装饰,刘郧不由失声叫到,“袁师姐好说,是明代辽东督师,袁崇焕的后代,现在认祖归宗了,穿的应该是明朝的装饰,明月师姐,你身上穿的——”。

明月仙子莞尔一笑,暂时不作答复,却让刘郧与袁琪儿也坐下,然后才慢慢的说到,“我是唐代长孙氏的后人,在唐末宋初之际,因避战乱而东渡日本,至今已有八九百年历史,我不是日本人”。

在日本落户几百年,却说自己不是日本人,这话就太高深了,刘郧有些听不懂,袁琪儿不由眼神一黯,有所感触的说,“师妹的意思是,虽然身在日本,但是心在华夏,在日本不过是旅居而已”。

“旅居”,这个就好理解了,许多华侨都是这样,去了南洋也好,还是去了欧美也罢,一百多年过去,已经经历好几代人了,依然尊崇华夏的语言和风俗,在欧美人的眼里,常常与犹太人相提并论。

不过长孙氏的后人,在日本“旅居”近千年,就有点牛叉了,刘郧不由深思一个问题,唐宋年间的长孙氏名人,这些人能历经千年,而不放弃自己的姓氏和骄傲,只能说一点,家族中曾经出过大人物。

长孙氏,据说源自北魏的拓跋氏,隋唐年间最为鼎盛,隋代长孙晟名震西域,到了唐太宗时达到了全盛,除了长孙皇后之外,二十四功臣中,长孙氏就有俩位,而长孙无忌更是高居榜首。

如此显赫的家族,到了唐代之后,却再无名人出现,本身就很诡异,如果说部分成员转战海外,还是比较合理的说法,刘郧有些苦笑的问到,“明月师姐,你莫非是唐初赵国公,长孙无忌的后人?”

长孙明月也是一怔,略略有些失笑的问到,“何以见得,在唐宋时代,长孙家族可是很兴旺的,也有俩位,为什么就非得是长孙无忌,他当过唐高宗李治的辅政大臣,却落得自杀身亡”。

刘郧静静的看着明月仙子,半响后才苦笑的说,“因为你太骄傲了,若非知道长孙无垢,十四岁就嫁给李世民,还以为你是长孙皇后的后人,至的另一位,邳国公长孙顺德却当过逃兵”。

“当过逃兵”,袁琪儿也是神色一呆,也有些难以置信,于是低声问到,“长孙顺德,我没听说过,不过能名,再怎么也是厉害的角色,若是当过逃兵的话,李渊和李世民又岂会放过他”。

关于祖上的糗事,长孙明月也不好开口,于是在苦笑之余,示意刘大官人来解释,刘郧却心不在焉,一时随口的答到,“也没什么稀奇,是随杨广三征高丽时当的逃兵,随后就投了太原的李渊”。

刘郧边说边想,不久便略有所思,顿时眼睛都直了,不由失声的问到,“明月师姐,莫非日本华族的家世历史,与你大同小异?”

袁琪儿也是一惊,虽然嘴上不说,但是习惯以家世不凡而自豪,没想到日本的华族也不简单,而长孙明月却笑而不语,刘郧立马就心领神会了,历来物以稀为贵,如果烂大街的话,就太不值钱了。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七章 长孙来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