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全。至于劫夺人犯什么的,那更是拿了个现行,还有在场的五个衙役和上百村民亲眼目睹,众目睽睽,逃都逃不掉。

那我是干什么来了?啊?看着他们干这些小吏都能干的活吗?!

幸好这张脸还可以被诠释为“面对无视律法的犯人们的正义愤怒”,就算郁闷了点、面瘫了点、扭曲了点,也不至于有人脑补到奇怪的地方去。而放眼望下去,大理寺官吏们的一张张脸,也和他是如出一辙的郁闷。

倒是刑部官员们一边核对供词一边欢乐地交头接耳:

“一看就是那位皇后殿下办的事情……”

“是啊是啊,什么都做好了,我们只要对一遍就可以了……”

“好怀念啊,跟两年前那次一模一样……”

那时候凌玉城刚到青州,转身就绑了三分之一的地方主官过来,也是把案卷做得整整齐齐,供词物证一应俱全。刑部上下除了花时间对口供之外什么都不用做,当时大家很是抱怨了一通,忽然有个哥们哎呀一声,狠狠拍了下脑袋:

“这还不好?啥都不用查,只要对上一遍就能结案,这俸禄领得不要太轻松!”

哄堂大笑。从此,凌玉城的名声,在刑部一百八十度掉了个转弯。

没有经历过这一幕的元钦默默挠爪。上面有律法管着,父皇盯着;下面有供词摆着,小吏们忙着。要说事情办得漂亮,凌玉城已经用一个连环套把那几家坑得漂漂亮亮了,他这个皇太子再怎么也没法更加出彩;要说办得仔细,有大理寺和刑部那些老吏盯着,用不着他坐镇,也只有更仔细没有最仔细。还要怎么样,才能在父皇面前挣分数、在臣子面前挣威望呢?

幸好还有时间让他慢慢想。案情不复杂,工作量却是大得让人吐血。光从牢里提出来的就是大几百人:案发之初闹事的纨绔子弟五个,家丁二三十,出发劫夺人犯的各卫士卒加起来四五百——元冉的家丁被放出去报信时,现场已经有百把玄甲卫,京城各家形成的共识,没有三倍的兵力,就不要在玄甲卫面前谈打仗!

不够□□扫的!

光这就小五百人要一个个问过来。凌玉城转过来的口供里可不包括那些后面才到的士兵!

还要根据被捕人犯的供词,提审各家负责集合人手、下达命令的那个人;把弹劾的奏折和口供安排人抄写几份,快马发往神武将军、广武将军和霜狼将军的所在地,令其上奏自辩;询问安抚村民,安排人员给受伤的村民治伤……

没错,作为皇太子,这些事他只要动动嘴,自然有人去办得妥妥贴贴的,可光做这些显不出他的本事啊!至于其他当真需要他拿捏分寸的事儿……

就说神武卫吧,驻京府邸里最大的是个参将,专司筹办粮秣供给、和京城权贵打好关系的,从来就没带过一天的兵。此外几个数得上号的大小头目都是远支宗室,谁下的令?谁默许的?士兵们供述说是某某人,你就提审他一个了,还是一网打尽统统拎过来问?

宗令会不会找上父皇去告状还是个问题呢!

总之这次带兵出去,被抓了现行的那几个人是倒霉定了,往上牵连几层、牵连多广,就捏在他这个太子手里。看父皇的意思,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肯定不行,但是判得太重的话……

摔!明明是玄甲卫被几家毛孩子踩到了反击回去,凭什么非要他来下刀子得罪人啊!

大家没好到这个地步好吧!

如果说皇太子元钦的心情是多云转阴有时有阵雨,尽地主之谊陪朋友出来玩,还拉了几个好友陪玩的元冉小伙子,那心情就是大雨转雷暴雨,还夹杂着大雪冰雹了。好好的一伙少年出来打猎游玩,结果主客——霜狼将军的内侄阿勒台被关进了大牢;陪客——骠骑将军的外孙任道庆也被关进了大牢;陪客之二,广武将军的孙子李通还是被关进了大牢。


状态提示:第128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