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他到北凉能够动用的第一笔力量,有了它,才有未来养兵、掌军的基础,是他脚下最稳固的基石之一。

可是,手里握着的东西越多,心底却越是空空荡荡。

“睡吧,明天就要过剑门关了。”

“是啊,明天就要过剑门关了……”凌玉城略略抬眼,望着窗外皓月当空,流云悠悠,声音里不自觉地带了一点怅惘。

百年雄关,巍巍剑门。

自数百年前建成起就分隔南北,一次次抵挡北方蛮族的攻击,从西燕到北凉,乃至更早的北胡诸国,百万雄师折于城下。这座关城,留下过他最美好的回忆,每一次出兵的斗志昂扬,每一次凯旋的意气风发,他数得出北面城墙上每一块斑驳的砖石,认得出南边军祠外每一棵手植的松柏。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明日穿城而过,从此一别故国千里万里,只有月色他乡似故乡。

心潮起伏,躺在床上许久才朦胧合眼,却在睡梦中猛然惊醒。

……又做了那个梦。

十年前,假意投了柳明夏开始,直到那一夜天街血色,几乎夜夜必做的那个噩梦。

梦里有无数交错晃动的人影,有浑浊的笑骂,有少年挣扎哭号,惨叫的声音渐渐低落不似人声……那是他曾经亲眼目睹的场景,从开场到结局,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眼睁睁地坐在一边看着,听任那嘶哑的呼号一声声割在他身上……

然后在每一个深夜里蓦然惊醒。

一个月以后,他学会了不在惊醒的时候猛然坐起;时至今日,他已经能够连手指都不动弹一下,只是静静地阖眼躺着,竭力平复着紊乱的呼吸,汗透重衫。左手习惯性地伸到枕下,手指合拢,掌心里却是空空如也——是了,现在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独寝。

身边微微一动,元绍声音犹带朦胧睡意,低低问了声:“怎么了?”

“……没事。”

衣襟拂在竹枕冰箪上悉悉窣窣轻响,背后那人挨近身边,跟着指尖在额头一掠而过,带去一点湿意,沉默片刻,元绍缓缓道:“做噩梦了么。”

那一刻甚至有点怒意,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被窥破过的秘密就这样落入他人眼中,凌玉城手肘在床上一撑就想起身,身上却忽然一重,肩头被一条有力的手臂牢牢环住,一分一分收紧。

身体不由自主地僵了一下,然而方才惊醒时满身冷汗已经渐干,温暖的呼吸隔着单薄的睡衣拂过肌肤,冰冷的肢体遇到暖意,本能地渐渐舒展开来。两个人一动不动,静夜中甚至可以听到彼此心跳的声音,良久,元绍松开手臂翻身回了原位,压低声音又问了一遍:“怎么了?”

“十年前,就是在这里。我追击到边境,被召回来,被捕下狱——就是在这里,剑门关外的昌平驿。”

当年,深入骨髓的震惊和愤怒,与其说是为自己,不如说是为了被战火□□的北疆;那时候,十四岁的他束手进京,只为了相信世上还有“公道”二字!

进了京他才知道,那个拖家带口弃了百姓奔逃的襄州太守,是走柳明夏的路子得的官。他在前方忙着打仗的时候,自知闯了大祸的襄州太守给柳明夏的某个义子送了重礼,一封奏折颠倒黑白,把所有罪责都推到了凌玉城头上,而那个家伙自己则成了在后方指挥若定的大大功臣。那一战歼敌过万,周边的援军都能因此分润一笔军功,更不用说被毁掉的半个芜城里有多少地方豪族京城官吏的家产……

没有人站在他一边。

“后来呢?……你是怎么出狱的?”

“后来,柳明夏知道了那一仗的经过,动了心思想要招揽我。景晖……端王听说以后,劝我假意顺从,借他的势力先抓住军权再说。”

他点了头,于是,在柳党官员的调查下,那一战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襄州太守镇定自若居中调度,凌玉城身先士卒巧计歼敌,芜城士绅深明大义捐资报国,各路援军齐心杀敌合作无间……皆大欢喜,人人都有好处。

“是这样。”这其中的曲曲折折,元绍之前也在谍报里看了不少,但是终究不如当事人的口述那么详细。他沉默了一会儿,忽然失笑:“知道么,你那一仗,可帮了朕不少忙!”

“陛下是说?”

“考你一考。那一年,朕这里出了些什么事?”


状态提示:第26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