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就忘了去了边疆的太祖的第八个儿子,太祖驾崩后更是无人提起。可近年来,蒙古人不时的来抢掠,不说牛马牲口,有时连无辜百姓也会抢了去做奴隶,北静王率兵抵抗,很有成效,直到去年,蒙古人忽然屯了军队在边境,且不时的挑衅,直到过了年,又打了一场打仗。北静王渐渐声名鹊起,极得民心。”蒙古人与汉人有宿仇,北静王抵御蒙古,在百姓心中便是英雄。

“因此,他不想休战,这仗长久的打下去,只需维持不败境地,便可为他挣来声明,也能借此辖制朝廷。”华婉恍然大悟。

诸葛晖笑着点了点头:“王妃说得极是。至于此中目的,老朽猜想,他是想要挪个地方了,我听闻,北静王世子不善战,无甚将才。总之,他与赵王来往密切,到头来,二人各取所需罢了。”

华婉愁眉,这是你死我活的事,赵王与北静王联手,二者皆强,相对的王爷就处于劣势了,她一下子又想起昨夜梦中,王爷在她的怀里死去的情景,恐惧布满了心头。

两人静坐了片刻,诸葛晖见她也没其他的要问了,便站起身告退,临走前,还十分了然地捋了捋那撮稀疏的山羊胡,笑呵呵地道:“王妃尽管放心就是,王爷那人,鬼精鬼精的,吃不了亏。”说罢,还甩了甩衣袖,示意王妃不必相送,握着他的那柄长剑,凛凛威风的走了。

华婉觉得这种感觉很奇怪,她为一场梦而担惊受怕,她心里很清楚,不是因为这场梦有多逼真,而是这梦的主角是她们。而她,并不讨厌这种担惊受怕的感觉,就是不习惯,仿佛是心在颤栗,它颤动着,如同一只受了惊的小白兔,震颤着,生怕一个不小心梦就成了真。

晚上,那个让她如此担惊受怕的人归家,她一阵风似的卷进屋里,踢去脚上黑如鸦羽的朝靴,盘坐到罗汉床上,她身上穿着紫貂裘衣,毛茸茸的貂毛围着领子,眼睛亮晶晶的,将衣袍下摆轻轻一掸,动作潇洒而矜贵。华婉起身,将手中的手炉递给她,道:“来暖暖。”

姜恪咳了一声,将手炉揣在怀里,而后笑眯眯道:“我今儿听说了件事儿,说起来还与你有关。”

“嗯。”华婉轻哼一声,她手里正在绣一枚衿缨,宝蓝色的底,绣得却是三月里开得漫天飞扬的樱花。华婉手上不停,刺下最后一针,收线、剪断,她仔细的端详了这件新制成的饰品,心想明日选了流苏接上就好了,不知用哪种颜色的流苏会比较好看。

姜恪见她没什么兴趣,就主动的凑了上去,幽声道:“苏良时定亲了,定的是你五妹妹滕思宸。”华婉把针线篓子放到一边,认真的与她说话:“哦,还没人告知我,想必过些天就能传出消息了。”她嫁入王府后与滕家便没了什么联系,腾远侯去了边疆,陈氏与五小姐则继续留在临安。

姜恪皱了皱鼻子,怪声怪气道:“没了?良时哥哥可是要成你妹夫了。”华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姜恪把怀里的小手炉塞回给了她,暖暖的,带着她的体温,她的长眉邪肆一挑道:“怎么不说话了?”

“我在想,成婚之日,选什么贺礼送去呢。”华婉没好气的瞥了她一眼,柔软的小手顺着姜恪顺滑的长发摸了摸,她觉得王爷真像个等着顺毛的小动物,姜恪的神情柔和下来,继而微微的笑,两人便这般坐着,说了些旁的事。

豫荆的雪,洋洋洒洒的可以下到二月,嫩草冒出尖头,生机勃勃,白雪忽然压顶,这时的天地便带了些难以抑制的活力,给予人奋斗之中的感动。北疆时局日渐杂冗,北静王果然如诸葛先生所言,将战局拖长,与蒙古胶着,却不出战,蒙古主动挑衅,也从不恋战,一副拖到底的样子。

朝中,豫王一系的大臣提出,需得派监军至北疆督战,赵王一系自是反对,北疆局势,朝中无人比北静王更熟悉,派人去,又有何用。

两派对此争论不休,赵王等人坚持认为不可再派人前去。时日渐移,蒙古不退反进,边陲局势更加紧张,北静王却不论蒙古如何挑衅,始终按兵不出。

时日久了,人心必散。

四月初一朝会,两派就此一事依旧争个没完。最终,姜恪逮住一个反对最为激烈的大臣,厉声质问:“蒙古挑衅,我天朝战是不战?北疆屯兵十万,北静王按兵不动,该是不该?如此局势,朝廷管是不管?”

那大臣只看了一眼豫王散着寒光的双眸便急忙撇开眼,眼神四下里乱撇,支支吾吾道:“北静王镇守边境十几年,自是知晓自己在做什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征战大事,只需北静王一人知晓在做什么就好了?”姜恪冷笑,这话中含义震慑,那大臣双腿一软,几乎跪下,支支吾吾的更答不出话来,姜恪却不放过他,连声逼问:“本王问你,北疆战事,朝廷要不要管?”

那大臣不由的后退一步,求助的望向赵王。赵王眼见情势不好,忙上前道:“此事关系巨大,需得从长计议,豫王可是操之过急了。”

姜恪淡淡一笑,如针般尖锐的目光紧盯着赵王,笑着道:“侄儿不过是想问个准话,既然九皇叔这般以为,不如您来说说,北疆战事,朝廷,管得着么?”

自是管得着的,正如她所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赵王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两人针锋相对的相持着。皇帝趁势环视殿上,问:“各位爱卿看,蒙古来犯,朝廷管是不管?”

豫王一系


状态提示:第33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