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耽美 > 虐心耽美 > 回到明朝当王爷 > 第268章 千人斩
底是沙场老将,惊而不慌,他沉声喝道:“重炮、弓弩、擂石做好准备,听我号令行事。温百户,放响箭令山下军队停止前进,原地待命!”

※※※※※※※※※※※※※※※※※※※※※※※※※※※※※※

钦差大臣、六省剿倭总督、威武侯、柱国龙虎上将军杨凌赶到福州已经三天了。杨凌一到福州,就入住布政使衙门,全面接管福建所有军务、政务。但是三天来,福建军、政各方官员他一个不见,弄得这些官员凄凄惶惶。自己呆在家里不敢出门,就使唤家丁亲兵满城游走,到处打听小道消息。

“布政使阮大文、水师提督周洪、巡按御使翟青山、福州知府汪飞凌私通倭寇、谋刺钦差,一体拿捕,关入大狱了。”

“四位大人的家,全被官兵包围了,听说所有人等一概不许出入。”

“听说游击将军何炳文这两日忙忙碌碌,整天出入钦差行辕呢。”

“此话当真?”一听了这消息,只要和何炳文有过一面之缘的、点头之交的,全都备了厚礼,蜂拥到何府探听消息,一时何府车水马龙,何游击听了消息干脆躲在布政使衙门不回去了。倒把他一向清闲的老家人忙得不可开交。

隔天又听说负责军政、民政、民壮、钱粮、军械各个方面的首要官员一一被叫到钦差行辕。各自归属的官僚们赶忙又早早地跑到这些大人家里等候消息,只是这军政各路大员一个个就象吃了哑药似的,一从钦差行辕回来,马上就成了锯嘴葫芦,无论私交多好,任你如何询问,他们就是一言不发。

他们只是听说,总督大人刚刚进城,就令人飞马通知因为避战退往古田、顺昌、三明一带的七卫兵马共计四万余人星夜赶往福州,三日后凌晨时分未到的,请天子剑斩首。

从这消息,他们才隐约揣摩出第四日总督大人必有所举动,所以第三日所有官员便将自己所辖有关军政、民政、税政、法政等方面的资料背得滚瓜烂熟,以候总督询问。

果然,当晚所有官员接到命令,次日一早在布政使衙门,所有军、民、法、税等司六品以上官员唱名报进。

第四日一早,杨凌早早洗漱停当来到前衙,半夜三更就赶来等候觐见的文武官员已沸沸扬扬堵住了衙门口儿。

大堂上静悄悄的,杨凌坐在红日出海、仙鹤飞翔的画壁前面,蟒袍玉带,面沉似水。

他一路行军面下,走在路上越想越觉不够妥当,自负责六省剿倭以来,他一直坐镇苏州,从未莅临其他省份亲自指挥,如今福建官员犯下如此滔天大案,正是作贼心虚的时候,听到消息会不会狗急跳墙,急着湮灭一切罪证?

而且锦衣卫的消息只是一面之词,如果没有其他物证,一省军政大员是想杀就杀的么?有鉴于此,杨凌和萧横江、罗颜等几员将领研究一番,决定派韩武、刘大棒槌冒充倭寇,再去敲诈一番。

阮大文既然畏倭寇如虎,而且他仇盼倭寇早离闽境,以免暴露自己资敌的罪证,那么就极可以上当,从而将他们一举拿下,人脏并获。于是杨凌命刘大棒槌率一路亲军赶往水师,与韩武汇合从水路去福州。

杨凌虽想到阮大文等人若猜出自己用意,必然谋划应对之策,可是却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穷途末路,竟敢动用军队谋杀钦差。所以大军赶到越山峪时,他只是见地势险要,出于谨慎才令前军、后军拉开距离,根本没有想到在明军的重要关隘、两省之间唯一的古驿道上遭遇埋伏。

要不是他昔日一语救了何参将,阴差阳错使他成为今日的伏兵将领,就算他没有事,行军在前的一千铁卫也要在大炮、劲弩和洪水的攻击下全军尽没了。

因此杨凌心中实是恚怒莫名,这两日调来各方重要官员,对福建一省的军务、政务、官员情况进行了了解,那超乎他想象的糜烂**,更是令他怒发冲冠,看来如果没有和剂暴风骤雨般的猛药难以清扫闽境的颓废局势了。

想到这里,他眸中带着杀意,冷冷地看了看鸦雀无声的大堂,沉声喝道:“来人,击鼓聚将!令所有官员按品秩唱名报进!”

堂下战鼓轰隆隆地响起来。两行戎装整齐的长枪兵、刀兵站得笔直,从大堂一直排到衙门口,一片肃然静穆。

最先唱名告进的官员是文官。依着品秩,这些官员们整理衣冠,在两行凶神恶煞般的官兵注视下战战兢兢步入大堂。杨凌面前搁着一卷花名册,进来一个便勾挑一个,每当听到事先已做了记号的官员名称,杨凌便头也不抬地说道:“拿下!”

立即便有两名小校猛扑上去,将那不知所措的官员按住,押到一旁的侧房。杨凌随即用毛笔横着一划,将那人名革去。站在大堂上的官员一个个心惊肉跳,他们敬畏地看看一派斯文的杨凌,再看看惨嚎着被拖下去的同僚,心中一种喜悦油然而生:死道友,莫死贫道,看来自己是闯过了这一关了。

待文官全部进入布政使衙门,左侧的文官们已经一直排到了大堂外边。这些人中有三四品的地方要员,可是人人都没有坐位,所有的人都毕恭毕敬,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口。

该武官告进了,杨凌挥手制止了一下,移目望向笔直地站在一旁的萧横江,低声问道:“七卫兵马都赶到了?现在情形如何?”

萧横江欠身低声道:“是!七卫官兵都安顿在西城外扎营,七座大营互为牵制,军中很是安静。何将军


状态提示:第268章 千人斩--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