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耽美 > 虐心耽美 > 盛世风波 > 第十一章(下)
,很乐意帮你。我们这里是一个集市,名叫徐家码头,处在长江与洞庭湖交汇的北岸,是方园百里的大镇子。有两三千户人家,码头上的大路直达荆州通往峡州的官道。因为地处水陆交通的要道,又有自然形成的集市和码头,每逢集日,周围百里的人们都会来赶集。平常日子,街市上的生意也十分兴隆,镇子十分繁荣,乡民们的生活都比较富裕。镇子上有药铺,我帮你抓药。”

老人报了十几种药材名称,徐长庚用纸笔来记,他识字不多,有些难写的字还是老人教他写的。

他拿着药方到镇上药铺里抓药,有几种药材这里没有,药店的伙计告诉他荆州城里有。他回来后带上钱币,跟妻子说了一声就去荆州了。

第二天上灯时分徐长庚回来了,他风尘仆仆带回药材。儿子徐胜迎出房门接过父亲手中的草药,到厨房帮助妈妈熬药去了。

徐长庚走进厅堂,只见老人坐在那里面色平和看不出有病,放心了。老人见他进来,站起来跟他打招呼,“荆洲城离这里多远?”

徐长庚说:“一百六十多里路吧,”老人说道:“你一天一夜走了三百多里路,不简单哪。”徐长庚说道:“我小时候练过一些防身的功夫,加上年轻力壮,就赶回来了。主要是事情紧急,我看你老快不行了,救人要紧,才拼着命将吃奶的力量都使出来了。”老人笑着说道:“你是好人,我们素不相识,你能如此救我,可见你的为人了。大恩不言谢,何况这是救命之恩,我心里明白。”

吃过晚饭,徐长庚来到病人的住处探看他的病情,病人的气色好多了,他见徐长庚到来,就直接说明原委。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被欧阳明打入长江的皇甫惟雄,此时他不敢说出真实姓名,他并不是信不过徐长庚,而是怕仇家的追杀。

编了一套谎话:“我姓王名富高,是个教书的先生,因帮人打官司得罪了豪强,结下了仇恨,被他们盯上,在船上对我一顿暴打,然后抛入江中,由于我幼时向一位老僧学过运气的养生功夫,在水中运气保命,被你救起。我现在命是保住了,但伤势还很重,而且有家不能回,你们这里有个学堂,你能否帮我在学堂找个教书的职位,报酬不论多少只要有饭吃就行了。徐胜也在上学,我可以作些辅导,对他有好处。我这运气的养生功夫是向一位很有名的老僧人学的,这次证明非常有用,只要你愿意学,我会倾囊相受。”

徐长庚知道这功夫是不传之密,没有特殊关系是不会轻易传人的。他高兴接受了,并且说道:“我家虽不是大户,家境还比较富裕,你老愿在我家住,就长期住下好了。教书的事我去找胡善人,学校是他办的,胡善人乐善好施,很愿意帮助穷人,你老的事找他准成。”

皇甫惟雄说:“好,就这样定下来了,我不能吃闲饭。”皇甫惟雄立马就开始教徐长庚练习运气功夫。他教得十分用心,徐长庚也学得十分认真。

注1:纶巾是古代头巾的一种,相传是诸葛亮所创,简单实用。

注2:河南少尹,唐朝官名,河南府副主官,正四品。

注3:紫金冠,又名太子盔,多用于王子及年少的将领。前扇为额子,后扇在圆形头盔顶上加多子头。左右挂长穗,背后挂一排短穗。

注4:唐代地名,河南府驻地的县名。

注5:洛阳留守是洛阳地区军队的最高主官,河南尹是最高行政主官,从二品。

注6:唐朝官名,河南府尹的军事幕僚,相当于现在的参谋长,正五品。

注7:道士通常所戴的帽子的一种。

注8:裋褐是汉服的一种款式,是对古代普通人穿的一种衣服的称呼。

注9:坠马髻是古代女子发髻的一种,始于汉代。


状态提示:第十一章(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