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耽美 > 虐心耽美 > 盛世风波 > 第十八章(下)
弄得唐军十分疲惫。虽然皇甫惟明几次率领军队迎击,将敌人击退,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战果。但是没有彻底击垮吐蕃,边境地区始终不得安宁。

边疆地区的战事不断,唐军每次出征都是无功而返。吐蕃人运用敌进我退,敌撤我进的战术十分到位。边境地区一直是拉锯战,没有长久的安宁,成了老大难问题。

皇甫惟明十分头痛,为了彻底打败吐蕃,他派出大量探子进行侦察。在双方不断交锋的过程中,探查敌人的部署和进兵规律。发现吐蕃军每次进犯陇右地区前,都以洪济城为前哨阵地。军队出击之前,都要先在这里集结军队,然后再向唐朝的边境出击,进占唐朝的地盘。

有了这个发现,皇甫惟明下定决心,要除去这个隐患。天宝四年九月,皇甫惟明命令军队后撤。消息很快传到了吐蕃赞普的耳朵里,他立即派大将军恩兰达扎路恭领兵攻击。恩兰达扎路恭还是和往常一样,让先锋莽布支在洪济城集结军队。

皇甫惟明得到信息,亲自率领兵马自西平郡9出发,以鲁炅为先锋,带领轻装骑兵长途奔袭,连续推进千余里。兵不血刃向驻守洪济城的吐蕃军队,宛然发起进攻。

唐军虽然远道而来,但是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出其不意的包围了洪济城。莽布支仓促防守,他一边组织防御,一边派人向吐蕃大将思兰达扎路恭求援。

洪济城的吐蕃的军队刚刚集结完成,万万没有想到唐军在这个时候到来,由于缺乏准备,军队的士气低落,来不及组织有效防御。加上唐军士气高昂,先锋官鲁炅异常勇猛,只用了一天时间,便攻破了城门。唐军长驱直入,无人能挡。

莽布支丢弃了大部分军队和轻重物资,带着少量的残兵败将向国内纵深溃逃。途中碰上了赶来救援的恩兰达扎路恭。

恩兰达扎路恭知道唐军的武器先进,硬拼根本就不是对手。城池已经丢失,再想夺回已不可能,决定撤退。但是两支军队碰撞到一起,立即产生混乱,次序还没有理顺,鲁炅的追击军队已经到了近前。吐蕃人大惊失色,无法抵挡。还是他们见机得快,不与接战,全线后撤。

即使跑得快,吐蕃还是损失了三分之二的军队,和大部分军用物资。虽然没有全军覆没,但只撤走了三分之一的军队,即使保存了一部分兵力,短期内也不容易恢复。

唐军获得大胜,皇甫惟明很顺利地占领了洪济城。为了有效控制边防前线,他在洪济城驻扎了两镇军队,提拔张守瑜为游骑将军10。任命他为城防主官,负责守卫城池。

这一仗打痛了吐蕃人,他们也老实多了,从此不敢再进入唐朝的境内。边境安宁了,唐玄宗十分高兴,重奖作战有功人员。皇甫惟明也得到朝廷的赞誉,他的赫赫战功也进入了唐玄宗的视线。

再说京都镖局押着重镖在南山坳遭到一伙黑衣蒙面人的抢劫,局主已经突围出去。总镖头叶子波带领护卫的镖头,还在抵抗,他们人人都挂了彩,眼看就要全军覆没。

为了保护镖货,他们将命都豁出去了,做困兽犹斗。为头的黑衣蒙面人说道:“不要再斗了,放下兵器便留你们一条生路,否则格杀勿论。”

叶子波抬眼一看,拖货的镖车已经不见影子了,拼死也挽救不了失镖的现实,痛苦的放下手中的兵器。为首黑衣人手一挥,所有的黑衣人倾刻间都出了山谷。

保镖的镖师都躺在地上,叶子波虽能行动,但不敢追赶,呆若木鸡,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离开。

注1:唐朝年号,即公元710年

注2:赞普是吐蕃国王的称呼。

注3:赞蒙是吐蕃王后的称呼。

注4:唐朝地名,今青海门源。

注5:唐朝地名,今青海湟源西南。

注6:唐朝军官职位,从六品。

注7:步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步相当到现在的一米五。

注8:唐朝地名,今青海贵德西。

注9:唐朝地名,今青海乐都。

注10:唐朝军官职位,从五品。


状态提示:第十八章(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