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见事情成了,拍拍他的肩膀说:“那哥就先谢过你们了。”

陆择听阮惜时说赵四想请他加入接亲的伴郎团,一时觉得挺新鲜的,就答应了。

晚上那顿饭比中午要忙很多,张婶要张罗婚房,婚房里要摆梳妆台,梳妆台上要放一盅米,米上面放花生c-h-a柏树叶,象征着早生贵子。

这些一般都是由村里的已婚妇女来帮忙,该怎么摆,要多少量都有说法,要做得符合规矩了,新人才能百年好合多子多孙。

阮惜时带着陆择去看了一眼正在布置中的婚房,里面那张木制大床铺上了大红色的绣金龙凤被,床头上贴着个囍字,还挂了很多气球。

他跟陆择说:“铺婚床也是有讲究的,得让村里生了最多子女、家庭和睦的婶娘来铺,这样可以把她的好运气分一点给主人家的新媳妇,到了晚上,还要安排从新郎家的亲戚里安排一个聪明伶俐的男孩在婚床上睡一晚,听说这样以后新人就能生一个同样聪明的男孩。”

婚房里的人越来越多,阮惜时带着陆择看了一眼就离开了,走到人少一点的地方,阮惜时才说道:“其实这些都是些封建迷信的思想,让男孩压婚房也不一定生出男孩,我个人是不太赞成这种做法的,生男生女自有规律,女孩也不比男孩差。只可惜村里太穷了,村民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偏执地认为女孩子养大了就是别人家的,只有男孩才能给他们养老,好多人家里生了三四个女孩,还非要生个男孩,生计都是个问题,还苦了孩子。”

陆择在村里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对阮惜时说的也有所见闻,他以前生活在大城市,所遇到的人家都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大部分女孩子都是被娇生惯养长大的,有的还从父母辈手中接过偌大家业,照样做得很好。

晚上来赵家吃饭的人也比中午多了很多,屋子里人多手杂的,阮惜时拉着陆择站在角落里给干活的人让路,一时也不知道该坐在哪里好。

好在他们遇到了李婶他们一家,李婶家五口人加上他和陆择就七个,再差一个就能凑满一桌。

李婶的孙子肚子饿了,闹得厉害,李婶就不管那么多,盛了饭先吃,其实也不是很严格非要坐满八个人,一桌坐两户人家也是差不多的。

阮惜时怕陆择人高马大的走动不方便,就拿了陆择的碗去给他盛饭。饭是一大锅一大锅煮的,舀在一个个大盆里,一个地方放一盆,让客人自己去盛。

距离阮惜时最近的那个饭盆在外面院子里,阮惜时走出天井的门,就看到坐在厨棚外面那张摆放杂物的桌子边上的张智超。

张叔张婶都在忙,自然就没有人照看张智超,张婶在楼上布置婚房,张叔端菜,所以就把张智超安置在这里等着,厨房人手不够,张叔忙起来没个人影,就顾不上自己的儿子有没有吃饭了。

倒是旁边那一桌的某个大妈,不忍心看个傻子干坐着挨饿,就热心地拿了个装菜的大盘,舀了大半盘饭,又从自己那桌菜里夹一些青菜j-ir_ou_鸭r_ou_扣r_ou_鱿鱼白萝卜块等等放在饭上,拿了双筷子走到张智超那边,把饭放到张智超面前,喊他吃饭。

张智超脑袋烧傻了,吃饭都不利索,别人给他吃什么他就吃什么,那个大妈虽然给他盛饭是好心,但给他夹的菜不是皮骨最多的部分,就是肥r_ou_和素菜,以及鱿鱼和r_ou_丸这些没什么人喜欢吃的东西。

阮惜时看着张智超无知地把肥r_ou_塞进嘴里嚼,心里一阵发酸,以前张智超还没傻的时候,阮惜时记得他最讨厌吃肥r_ou_,有几次去张家玩遇上他们家吃饭,阮惜时都听张婶骂他挑食,有肥r_ou_吃都不吃。

他还记得张智超最喜欢吃炸排骨炒花生米,这道菜是村里小孩的最爱,但因为村里穷,即使是摆酒,每桌分到的排骨也不过是每人一两块而已。

大妈肯定是不舍得把排骨分给他吃的,阮惜时也不是责怪大妈自私,毕竟照顾张智超不是她的义务,他走到张智超那边,喊了张智超一声。

张智超正忙着啃j-i脖子上的r_ou_,见了阮惜时也只有空露出个傻乎乎的笑容,虽然看起来好像很开心,但阮惜时还是心疼他。

阮惜时跟他说:“阿超,你去跟我们吃饭吧,自己一个人坐在这里怪孤单的。”

旁边那个大妈认识阮惜时,阮老师家的孙儿这几条村的人谁不认识啊,非但认识还对阮惜时挺客气,见阮惜时要带个傻子吃饭,大妈就替阮惜时感到麻烦,出口说道:“哎,时仔,你就让他自己在这里吃吧,一会他爸端完菜就过来照顾他了,他在这里,婶儿几个也好看着他,你快回去吃饭吧。”

阮惜时却固执地拉起张智超,他让张智超把嘴里的j-i骨吐出来,扯了张纸巾给他擦干净手,跟一边的大妈说:“不用麻烦你们了,我们那桌还缺个人,让阿超过去坐刚好,而且今天早上我们也是坐一桌的。阿超,你愿意跟我坐一桌吗?”

张智超早在看到阮惜时那会就很高兴了,这会听说要一起吃饭,他高兴得饭盘都不要了,拍着手开心道:“好啊好啊,跟时仔吃饭。”

那个大妈无奈,啧了一声说:“那你们就去吧,也省得我们c,ao心他。”

阮惜时拿了副碗筷给张智超,帮他盛了饭,一起回到他们那一桌。

陆择见阮惜时回来,还带着张智超,见怪不怪地接过他的饭碗,跟阮惜时道了谢。

张智超


状态提示:第60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