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怎么的,他越是这样我就越加担心,因为我知道一句话:口说心不乱,不说的人才会悄悄地去干呢。

中午是这个市教委安排的午餐,市委书记和市长作陪。罗书记和我一起给那位市委书记讲了一下,说窦部长准备安排今天下午去参观那个已经开放了的核工厂。市委书记即刻让市委办公厅的人马上安排,同时也替我们一行的人安排好了酒店的房间。

午餐结束后我们先去往酒店洗漱。到了那里后才发现只有窦部长和孙主任是单独一个人住,窦部长的是套房。

我和罗书记一个房间,阮婕和曾郁芳是另外的一个房间,其他的人也都是两个人一间标间。

罗书记有些不大高兴,他说:“这里的人也太抠门了。”

我心里也觉得有些不爽:是啊,多一个房间才多多少钱?早知道还不如晚上直接回去算了。不过我想到窦部长毕竟已经住下来了,如果再改变行程的话就不大好了。于是我安慰罗书记道:“就住一晚上罢了。呵呵!罗书记,您放心,我睡觉不打鼾。”

他顿时笑了起来。

其实我完全可以让梁处长再去单独给罗书记开一个房间的,但是我想到那样的话如果被当地的同志知道了会引起双方的尴尬,何况罗书记自己也可以让阮婕去帮他另行开一间房的啊,可是他并没有提出来。我想他也很可能是考虑到了这个因素,所以我就不在他面前提及此事了。

在酒店里面休息了一个小时候我们乘车前往那处对公众开放了的核工厂。

核工厂距离市区大约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如今那地方成了旅游景点,所以沿途的道路都是被硬化了的,只不过道路有些狭窄,而且是通往山区里面所以弯道很多,再加上来往的各式车辆也不少,所以这三十来公里的路程还是花费了我们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车一直在往深山里面的茫茫白雾中通行,后来终于到达了一个地方,这是一处大大的停车场。下车后我发现这地方在两山之间,就好像上次我们去到的桃花源的外边一样,只不过这里的平地是被水泥硬化了的。

仔细去看才发现在一侧山的底部有一个不大的半圆形的洞,那个洞看上去不大显眼,与我们省城里面那些防空洞的外面差不多。不过这个洞在青山的环抱之下,四周都是葱绿的树木和灌木丛,所以更加不大引人注意。

我看见洞口处有人在进出,于是便知道了:这就应该是那核工厂的如果处了。

果然如此。我们一行人在市委办公厅的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去到了那个地方,走拢后竟然发现这里还需要门票,而且每张门票的价格是五十块钱。

我们当然是不需要门票的了。市委办公厅的人对这里很熟悉的样子,带我们的那人去给那里的负责人打了一个招呼后我们就直接进去了。

他们还特地给我们安排了一位导游解说。这位导游解说员很漂亮,她雪白的衬衣外边是青色的套装,肤白腰挺,身形婀娜。

经导游介绍说,这地方曾经是我国的核原料工业基地之一,因为当时是一项隐秘的工程,所以只有编号。说是工厂,其实是一个山洞,由于当年没有现在的先进科技和设备,只能靠解放军战士进行人工挖掘。它总长有二十多公里,分为十层,高达近九十米,是世界上最大人工洞体,可抵抗一百万吨tnt当量氢弹的空中爆炸,被誉为世界人工奇迹之一。

该项工程从动工到结束挖掘了近二十年=年之久。该洞洞体的土建工程量已完成一大半,安装工程量完成一半多,当时如果再投入一亿元的话就可以完工,然后就可以生产核燃料了,可是后来却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及国家战略调整而停建。

我这才完全地放心了:原来这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核辐射。

这就是主洞口,它靠近一小片裸露的石灰岩,位置并不显眼。据导游讲,这个主洞口原先是有铅门的,可是后来被拆除了。现在我还可以看见墙体上剩下一道两米宽的凿刻痕迹,显示着当年这扇数百吨的铅门的宽度。

导游小姐还介绍说,这里面的洞体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洞体施工挖出的土石方量有一百五十万立方米之多,如果将这些石渣筑成一米见方的石墙的话,可以长达一千五百公里。此外,山体的周围共有大小二十个导洞口,里面共有大小洞室数十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等无数条。当年工程停止后,有些洞口被封,因此目前没有人知道洞口的确切数字。

随后,我们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进入大门,走在一条约五百米长、可容纳两辆轿车并排通行的主隧道上。墙体上还依稀可见当年的标语:“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在洞中缓缓前行,经过主隧道,走进一个小胡同,两边有大大小小的房间。胡同尽头有一部电梯,据说这是中国最早的电梯,能载重两千公斤,当然现在是不能用了。上楼时,我从栏杆之间的缝隙往下看,一圈一圈的栏杆环绕着,宛如环形滑梯,缝隙之间透出底部的灯光。据导游介绍,洞体内曾经装有一些小型铅门,由光电控制,只要核爆炸闪光一出现,铅门就会自动封闭,这在当时是最新的技术。穿过三道铁门后,走进黑森森的洞中,由于开动整个洞内的照明设备,费用较多,因此每走一段路,只打开我们所经过路段的电灯。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状态提示:第1544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