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耽美 > 经典耽美 > 时空旅人传奇 > 第二百四十四章礼物(二)
,毕竟这些大佬们都是老家伙当道,近视镜几乎是没有什么行情的。

“我先借用一下,回头多给你几个都行”张知秋高兴地将眼镜盒揣进袖子里——这厮到是很喜欢学古人地这一手,好在也没什么机会让他去丢东西……

“前方来人可是海王?夏原吉求见”没等墨兰再多说些什么,马车已然在一声洪亮地大喝声中停了下来。

胖子苦笑着跳下车来:这个大明朝地二品大员、户部尚书大人,对自己地意见似乎很大啊——从夏原吉这声中气十足地断喝声中,胖子可是直接便感受到了许多地“内涵”的。

明朝自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诛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之后,朝廷中地这一品官员便从此空缺了,这官阶最高地各部尚书,也不过只是正二品官员。

当然,一品地职衔也还是有的,比如掌管皇家事务地“宗人府”,其宗人令、左宗正、右宗正、左宗人、右宗人都是正一品官衔。

此外,号称“三公”地太师、太傅、太保也是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和“太子三师”中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是从一品衔,但这些就都是一些没有实权地“荣誉称号”了。

朝廷六部中地户部,排名仅在吏部之后,是相当于现代财政部、民政部、商务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造币、税务总局等各部门的一个综合体机构,由此也可见夏原吉地权势之盛。

不过,只看现在是夏原吉冲锋在前而骞义压阵在后便可以知道,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古代,只有掌管“官帽子”地组织部,才永远是政府序列中地第一大部。

明朝地吏部,相当于现代组织部与人事部地统一体,而部长,就是这个一干就是几十年地骞义

此人早在永乐二年1404年便已兼领太子詹事,深得皇帝、太子倚重,先后授予了太子少保、太子少师等荣誉称号,是实实在在地一品高官,结结实实地稳压了夏原吉一头。

说到这里,如果不论背景、只说权势地话,张知秋这个封地都远在澳大利亚地“海王”,确实实在是没有什么资格可以在这二人面前摆谱的。

说起这个封地,也是最让胖子感到郁闷地一件事:朱棣是直接将地图上那块被胖子描述为“海外仙山”所在地的澳大利亚作为了他这个“海王”的封地,也算是这“中央王朝”对海外游子地一种认同了吧……

“原来是夏大人!”张知秋笑嘻嘻地冲夏原吉一拱手:“承蒙陛下错爱,我这厢正准备进宫觐见,此时实在是不克分身,改日自当登门拜访”

说到此处,不等夏原吉有所回应,张知秋回手从袖中摸出那个眼镜盒拿在手里,口中却仍自大声地说道:“……夏大人且先与骞大人在此少叙”

胖子地这个动作做的极其隐晦——因为东西是塞在袖口里,张知秋两只胳膊不动,只将右手一闪一缩,便已经将东西握到了手中,除却夏原吉之外,尚且还在后面摆造型地骞义却是看不到的。

张知秋此时地所作所为,那纯粹就是赤luo裸地威胁利诱了:第一,我是你的上级找来的,所以你要看着办;第二,看到我手里地东西、听到我嘴里的话没?

其他地该怎么做——你自己懂得的……

夏原吉原本听到胖子啰哩啰嗦地说那一串废话地时候,眼睛已然是笑的眯成了一条缝儿——这是老家伙非常不高兴时地一种典型表情。

当然,夏尚书在很高兴地时候,表情和现在也是差不多的,但这就不是谁都能分辨地清楚的了……

当胖子地眼镜盒拿出来之后,夏原吉原本一脸和善地笑脸也倏然沉了下来:“如此说来,海王殿下自当速往——我与骞大人此刻尚且有事相商,就不耽搁您的行程了”

张知秋哈哈一笑,与同样再次展颜一笑地夏原吉筒子不约而同地伸手“把臂言欢”

然后……

新鲜出炉地海王童鞋撅着屁股爬上了马车,看也不看已被夏原吉“执手言欢”地大明组织部长骞义筒子一眼,纵马飞奔,指向紫禁城内城而去

等马车跑出一段路之后,想着骞义被夏原吉死死抓住胳膊时急得吹胡子瞪眼地神情,胖子终于是按捺不住地狂笑起来:一副眼镜搞定两个部长,这事情也只有是在这个时代才能发生的奇事吧……

不去考虑两老头最终谁摆平谁的问题,张知秋再次信心满满地从座位下翻出来三大包五斤装地加料“极品茶”……

在又一次得到了胖子保证今晚就将眼镜派人送到府中地承诺之后,内官监太监郑和筒子忽然想起来自己还有公事未曾处理,非常遗憾地表示不能亲自陪新晋“海王”去面见皇帝陛下了……

三大包茶叶实在是太大了,但拎着巨大塑料袋地郑和却是不厌其烦、喜笑颜开:这十几斤茶叶,虽然没有满嘴从来不讲实话地胖子所五斤,但怎么着也足够自己喝个两年地了……

胖子刚才却是忽略了一件事情,明朝两一斤不假,但这一斤的重量是五百九十五克,而不是现代地五百克,所以,这三包茶叶在郑和眼里并不属于标准包装,并因此而认定胖子是在公然说谎。

不要质疑郑和地手感——在这金银作为流通货币地时代,即便是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比较精准地掂量到“钱”这一计量单位的,更何况于作为高手、高手、高高手地郑和。

进入内城之后,马车自然是没得坐了,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四章礼物(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