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耽美 > 重生耽美 > 江山国色 > 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

绛州总管一职设立,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原来李渊是以李元吉为并州总管,总督山西十五州兵马的,但是李元吉在晋阳一战之中,表现可谓丢尽了李家脸se。现在李元吉并州总管肯定保不住了,至于绛州总管更是没有他的份。

李渊让李世民出兵收复河东,将蒲、陕、河北诸总管兵皆受其节度,山西兵马自也在李世民节制之下。但现在李渊调李世民回长安,击破薛举,但却将另设立绛州总管,显然要将兵权从李世民手中收回去。

这点即便是李世民,心底也有几分隐隐的不快。

但是现在总督山西军务人选,就值得商榷了,李渊用人颇为任人唯亲,从他处置安排就知。

这一次李重九来攻晋阳时,四子齐王李元吉并州总管,总督十五州军事,二子秦王李世民率数万唐军与薛举交战,堂侄河间郡王李孝恭率数万唐军南入川蜀。

所以李唐的兵权,都集在李渊几个子女,亲族身上。

所以要设立绛州总管代替并州总管,人选必是李渊亲族,想来想去也只有三个人选可以担当。

一位李渊的从弟,现居淮安王,右翊卫大将军的李神通,还有一位就是蒲、绛,隰三州总管,李渊的堂侄,襄武王李琛,最后就是平阳公主李芷婉了。

但这一次郭子武在这个场合参李芷婉,显然是不yu她能为绛州总管。

房玄龄向李世民言道:“天子收去兵权,这乃是帝王的制衡之术,秦王倒是不必介怀。”

李世民言道:“我当然知道,只是郭子武这厮居然敢参吾妹,不知是谁给他熊心豹子胆!”

房玄龄言道:“是,秦王,郭子武此战不利,我们可以在圣上面前参他殆战之罪。”

李世民点点头言道:“好,此事交给你去办,以后我不想再见到此人了。”

房玄龄笑道:“小事而已。”

此后李世民留下襄武王李琛,西河公一并镇守绛州,隰州,姜宝谊,刘季真镇守石州后,率大军从太原郡返回。

而另一边李芷婉,李元吉知李世民退兵后,李芷婉亦率大军返回。

身在晋阳的李重九闻之,李世民,李芷婉同时退兵,但此消息也在他的意料之中的。

当下李重九在晋阳城内四门张榜安民,同时亦宣布太原郡为其治下。

太原郡有县十五,在大业七年时户数达到十七万五千之多。

大业七年后,突厥寇边,李渊晋阳起兵,太原也不复大业处时,特别是突厥,刘武周,梁师都时常寇边,劫掠人口。李渊不敢惹怒突厥,一直是忍气吞声,现在太原虽已不复大业七年时盛况,但毕竟底蕴深厚,还是北方大都。

隋书评价太原,言其地山川重复,实一都之会,本虽后齐别都,人物殷阜,然不甚机巧。

殷阜就是富足,不仅物产丰富,百姓富足,比李重九治下的涿郡更繁华三分。

至于人物,太原能推为郡望,领袖士族的,当属太原王氏,太原温氏。

太原温氏不必多说,而太原王氏却亦不用介绍,乃是五姓七望之一,天下的一流门阀。

正所谓天下王氏出太原,如东晋称‘王与马,共天下’的琅琊王氏也是出自太原王氏。

不过现在太原王氏已不复当初,大业初年,汉王杨谅在太原起兵谋反,太原王氏站错了队,杨谅谋反被平定后,遭到杨广的清算。

太原王氏之人不少被杀,被流放,早已是不复当初的声势了。

在攻打太原之前,李重九就已想到了安抚太原士族之法。

就在李世民退兵的第三ri,上谷郡郡守苏素带着一百多骑,从上谷赶至了晋阳城下。

苏素望着晋阳城的巍巍的城门感慨良多,当年李家镖局的太原分镖局就在晋阳,在此他也算渡过数年光yin,现在他是来太原郡走马上任的。

他与李重九都是土生土长的太原人,对于太原郡的乡土人情,幽州军内没人比他们更熟知这里。

当然苏素心知,李重九让苏素来太原郡坐镇,还因为他原先乃是河汾门下,乃大儒王通的门人。

王通就是出身太原王氏,故而苏素与太原王氏中人交往颇多。

苏素来到后,李重九当下向太原各士族发出邀请,请他们于晋阳宫夜宴。

太原各士族不敢怠慢,皆是一并前来。

太原王氏出面的,乃是王珪。王珪曾祖乃是王神念,梁成王时王神念与其子王僧辩一并投奔南朝。后王僧辩成为南梁权臣,若非败于陈霸先之手,亦是半壁江山之主。

王珪年轻时就被族长上下期待,被其叔父王頍言及,吾家门户所寄唯在此儿耳。王頍正乃是王僧辩之子,王頍还有一兄长名为王颁,曾随韩擒虎灭陈。灭陈后,王颁掘开陈霸先之墓,将其尸首焚化成灰,再和水吞之。

之后杨谅谋反,以王珪的叔父王頍,南朝萧摩诃为心腹。杨谅兵败之后,王頍,萧摩诃具死,王珪被连坐,随亡命四处。至隋灭之后王珪方才返家。

来晋阳宫赴宴,王珪心底颇为忐忑,他对于统领幽州军打下晋阳的李重九还是颇为陌生,只知其虽出身寒微,但因在雁门立功而拜冠军侯,年少成名。隋末天下大乱,其南征北战,外破突厥,契丹,高句丽,内败罗艺,高开道,宋金刚。

这一次李重九连晋阳都攻下了。

王珪来到晋阳宫,看到一名身穿葛衫的年轻人,正与几名晋阳郡守士族,正恭敬地与他叙话。


状态提示: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原王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