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辉彩,薄雾弥散。伴随着轻微的机械轰鸣声,数艘灰黑色的战舰喷吐着淡淡的煤烟,缓缓驶离了英国的香港锚地,直航远海而去。它们高耸的桅杆上,全部都飘扬着黑白色基调的黑秃鹫海军十字旗。
1897年8月3日,来自德国的最后一批陆军官兵抵达香港。由于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出海,尽管乘坐的是舒适度颇佳的远洋邮轮,但仍旧是让这群旱鸭子极为不适。为了让他们恢复体能,保证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即将到来的战斗中,提尔皮茨只得耐着性子让他们又休息了几天,等到8月7日,才将这些家伙们集结起来,正式出发。
目前,西班牙在太平洋上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海军力量,只有1艘老掉牙的3500吨级四等巡洋舰:不仅速度还不及德国战列舰的三分之二,其装备的6.2英寸(157.5)舰炮也都是老式的架退式火炮,综合战力比北洋那几艘过时了的防护巡洋舰都还要差上一大截。而他们的另外5艘炮舰,其排水量更是只有500—1100吨的主,完全不能在正面交战中对敌方造成什么威胁。况且此时,这几艘西班牙军舰都还在数百海里外的甲米地地区镇压进犯马尼拉的土著,根本到不了菲律宾东北角的圣安娜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提尔皮茨决定只出动部分舰队,来为陆军实施火力支援。
“威森堡”号、“奥古斯塔皇后”号、“秃鹫”号、“海鹰”号,这4艘战舰便构成了此次强占圣安娜港的全部兵力。其中“威森堡”号是勃兰登堡级的4号舰,其6门283毫米重炮在执行岸轰任务的时候,效用不亚于那艘最新的“恺撒?腓特烈三世”号。“奥古斯塔皇后”号于1888年开工,作为德国海军从小型巡洋舰到主力巡洋舰的首轮尝试,该舰其实是一件极为失败的作品。除了21.5节的速度让人眼前一亮之外,其他地方便毫无任何出彩之处;其大舰装小炮的程度,更是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在6056吨的舰体上,德国人竟然只为她装上了4门150毫米火炮和8门105毫米副炮,仅仅相当于1艘3000吨级防护巡洋舰的水平,真不知道这么多重量是怎么被之前的那帮设计师们给吃掉的!不过,尽管她完全不是同级别敌舰的对手,但欺负一下吨位只有她十分之一的西班牙小炮舰还是毫无压力的。
除了这2艘“主力”舰艇之外,剩下的便是2艘体态轻盈的巡洋舰“秃鹫”和“海鹰”号。这2条船同属美洲鹰级,是德国海军根据1888年计划专门用于海外殖民地警备任务而建造的四等巡洋舰。其常备排水量1559吨,装备8门35倍径105毫米火炮,航速16.5节。凭借着其4.8米的吃水,它们可以深入到距离海岸线不到100米的地区;通过小艇向岸上运送装备,并直接用舰上的大炮对敌方目标实施近距离轰击。
在这4艘战舰身后大约1海里处,还有3艘大小不一的运输船紧紧跟随。由于德国远东舰队此次行动不仅要夺取圣安娜,还要攻占圣安娜港背后的帕拉维岛,以此来作为物资屯放的前沿基地。而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就必须要在这个岛上修建临时仓库和相应的登陆场。这3艘运输船中所装载的,就是交战所需的各种军火,以及长期据守所要的相应建材。吃水最浅的那条运输船上,近500名全副武装的德军官兵正隐匿在船舱里,等到这艘船舰径直冲到码头上的那一刻,便是他们开始战斗的时刻。
经过一日夜的航行,次日清晨,德国远征舰队终于抵达了他们朝思暮想的圣安娜港。海风呼卷,浪涛轻摇。由于刚刚遭受战乱的缘故,这座滨海小镇并没有显现出它所应有的生机。十几条小型舢板零零星星地漂浮在视野所及的海面上,随波摇曳;码头上空空荡荡,冷冷清清,不仅货物堆积甚少,就连人影也难得看到些许。
尽管提尔皮茨早就料到了这是一座完全不设防的滨海港口,但当他亲眼看到这一场景的时候,脸上仍是忍不住流露出了兴奋和狂喜的神情。只要自己能够夺取这块唾手可得的港口,德国在远东地区就有了自己的地盘;从今往后,德国远东舰队再也不用寄人篱下,事事都要看英国人的脸色行事了!
在提尔皮茨的命令下,德军舰队开始迅速行动起来。2艘小型巡洋舰的锅炉开始满负荷运转,烟囱喷吐出大片浓重的黑烟;战舰速度渐渐加到16节,径直冲到阵列的最前沿。后方的运输船上,船员正在努力的将舰载小艇从钢架上取下,而后放在特定的起降机械上,固定到位。数百名德国陆军官兵如同蚂蚁一般从各个舱口蜂拥而出,而后密密麻麻的站满了整片甲板。他们头顶大耳沿钢盔,手持毛瑟1888步枪;单排垂直的盒式弹仓里,5发7.92毫米的子弹已经全部装配到位,时刻准备着对菲律宾猴子们开出致命的一枪。
或许是由于西班牙殖民军的被赶跑、使得当地土著放松了警惕,亦或是这群好勇斗狠的蛮夷更本就没有见过现代化的战争舰艇,2艘1560吨的巡洋舰一直冲到了码头之上,这些土著都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见先锋舰艇打出一切顺利的旗号之后,装载着480余名陆军官兵的运输船开足马力驶向沿岸,而后在距离海岸200米外的浅水区下锚停车。陆军官兵的通过舷梯,有条不紊的登上卸入海中的救生艇;伴随着一阵电动机的突突声,这些排水量4—5吨的小舢板们便摇摇晃晃的朝陆地开去。
直到此时,岸上的菲律宾猴子们才反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