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耽美 > 重生耽美 > (远冬同人)林花落 > 分卷阅读83
是下令宋希濂派部西渡乘胜追击。宋希濂令预二师,三十六师,八十八师(是不是觉得这三个部队的番号都很眼熟?=_,=)渡江。十九日,三个师完成渡江任务。期间与日军交战伤亡惨重。三十日,重庆统帅部收阅《十六师团滇西作战计划》,得知敌五十六师团已全部进入腾龙地区,分六个守备区,有兵力一万五千至两万人,遂改变部署,下令宋希濂,令三个师逐次撤回江东,依江与敌对峙。实际上七十一军的三十六师和八十八式撤回,而预二师仍留对岸作战,直到次年五月。

嗯,再注明一下。宋希濂时值第十一集团军司令,七十一军是第十一集团军的主力,下辖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和三十六师(军长钟彬,但七十一军从送沪会战起就是宋希濂带的部队,所以钟彬这个军长比较透明。钟彬是土木系的,但潘成翊另有原型)。军服事件后陈明仁任七十一军副军长,预二师交由第六军节制。松山战斗后,钟彬被撤(后调任青年师师长),由陈明仁升任七十一军军长。

·

掉收藏了嘤

第七十二章 计划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使得德军损失了其在东线战场四分之一的兵力,再也无法发起大规模的进攻。而苏联红军方面,则开始发起反攻,收复失地。

德国在苏联战场节节失利的同时,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与美国的较量也并未占据上风。其中,日军因为战场众多导致兵力分散,而国内的战争资源又逐渐消耗殆尽,以至在各处战场都无法做出有力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日军不得不将滇缅公路附近的兵力转移以支援其他更加重要的战场。对滇缅公路则采取死守沿线据点的战术,仅以消耗盟军兵力为目标。

随着战局的变化和日军在滇西兵力减弱的情况,盟军作出了关于在缅甸对日军发动攻势和打通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的决定。

陈赐休慷慨激扬地发表完他“反攻松山”的计划后,整个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默。

没有人说话,包括美国参谋。

陈怀远想站起来发表想法,却被一边的黄达按住了,只见黄达朝他比了个口型:“别出风头!”

宣布散会后,陈怀远抓起帽子就气呼呼地往外冲,被黄达一把拉住。

“老陈,别走啊!我还有事找你……别生气,我这不也是为你好么!”

陈怀远顿住脚步,撇嘴道:“行,我不生气,我这不是急着回去待命听候调遣嘛!”

“得了,少跟我装腔。”黄达走近一步,压低声音道,“我说,你没见陈赐休那张脸臭的……你还嫌他不够恨你?”

陈怀远想起刚才陈赐休在美国人面前吃瘪的样子,不由地乐了,得瑟道:“不招人妒是庸才。”

“你啊!”黄达用手肘撞了一下陈怀远,“你没事收敛点!别看委员长在一边闭目养神,他可是跟陈赐休一个鼻孔出气的。陈赐休提的方案,你敢说没有他的意思在里面?”

陈怀远一听,脸顿时黑了下来:“知道了,再说吧。”说完大步离开。

别提蒋介石还好,一提蒋介石陈怀远就一肚子火,但陈怀远是个正直且服从命令的军人,虽然心里极不舒服,但也不多说什么。等回到住处,便拉着梁冬哥好一通抱怨。

“我就没见过这么喜欢指手画脚胡乱指挥的领袖!”陈怀远拿下帽子往桌上一扔,气呼呼地说,“他要是真有能耐也好,可说句大逆不道的,他根本就没这能耐,还偏偏非要什么事都掺一脚!”

梁冬哥上前帮他解扣子脱外套:“怎么,军座的计划被反对了?”

“那倒没有,我还没提出来呢……不过也差不多。”陈怀远随即将陈赐休在会议上提出来的松山的攻坚计划,以及这个计划被美军参谋反驳一事,跟梁冬哥说了一遍。

“你说攻松山,大家又不是不知道松山有多难打。以我们现在的能力,打下了松山,就没力量发起下一次攻势了!”陈怀远抱怨完,怕梁冬哥不理解,又拉来别人增加自己的可信度:“别看委员长嚷嚷着要大反攻,可不只我,我们集团军的大部分人也反对强攻松山。美国顾问都劝他,说强攻松山不现实。二十一集团军更是没一个肯的,又怕委员长不高兴,于是集体放话,借口不熟悉怒江两岸的地形,说要让我们第十集团的打头阵当先锋。”

这种推诿的借口倒是挺“别致”,陈怀远也是拿着当笑话讲来逗梁冬哥开心。

梁冬哥听了直乐,可接着就问:“黄司令那边有什么说法?”

陈怀远闻言,睨:“冬哥,是不是背着我跟人嘀嘀咕咕了?”

梁冬哥把外套挂好,回身朝陈怀远笑道:“也没什么。军座整天盯着地图跟我叨叨咕咕松山龙陵黄草坝的,我还有不明白的道理?前头黄司令的副官来过一趟,说黄司令正在为反攻的事发愁,我就说我们军座主意一箩筐,不嫌弃的话让黄司令找军座商量。”

“我说呢!”陈怀远一拍脑门,恍然大悟的样子,“怪不得今天他老神在在一脸不担心的样子,还拦着叫我别出风头,感情他一早就知道我有办法!……唉,冬哥,干嘛去?”

“有客人,烧水去。”

“客人?”陈怀远莫名其妙。

不过没多久就真来客人了。黄达进了门,拉着陈怀远说今天会议上的事。

梁冬哥端了茶过来,正好听到黄达说:“……还是得以集体的名义提交建议,否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83--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