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的心意,太后应该就不会再为了一个白眼狼伤心了。

正想着,太后鸾驾就到了。

“太后娘娘回宫。”

“太后娘娘回宫。”

此起彼伏的通报声,乾隆上前一步,太后正由桂嬷嬷搀扶着下轿,“儿臣参见皇额娘。”

皇后领着一众妃嫔,“臣妾参见皇额娘/太后娘娘。”

“孙儿参见皇玛嬷。”

“奴才参见太后娘娘。”

太后慈祥又不乏贵气的叫了起,又对着乾隆道,“皇帝何必亲自前来,政务要紧。”

乾隆笑道,“皇额娘为大清祈福,儿臣怎能不前来迎接。”

太后笑了笑,儿子看重自己,自然是高兴的,“这就是永玺吧,都长这么大了。”

永玺上前行礼,抬头对着太后道,“孙儿是长大了,皇玛嬷却越来越年轻了,一定是佛祖保佑。”

太后听这话,笑得更开心了,乾隆看重的儿子,太后自然也看重,所以对着永玺,太后是真的疼爱,“永玺真是越来越会说话了。”

“孙儿说的可都是真话,对吧,皇阿玛?”

乾隆笑着点头,“皇额娘得佛祖保佑,乃是我大清之福。”

太后笑着,“皇后呢?”

皇后上前行礼,身边的永璟也跟着上前行礼,太后看到最小的还是嫡出孙子,连忙叫上前,搓揉一阵,“永璟还记得皇玛嬷吗?”太后去五台山的时候,永璟还不到两岁,这会儿,还不知道记不记得太后呢?

永璟一本正经的点头,“永璟记得皇玛嬷,皇玛嬷那里的点心最好吃了。”

皇后:。。。。。。傻孩子,你不会说的委婉点吗?

太后听到这样的童言童语倒是很开心,“永璟还想不想吃,跟着皇玛嬷去慈宁宫,让桂嬷嬷做给你吃好不好。”

永璟的眼腾的亮了,“好。”

乾隆笑着说,“皇玛嬷咱们回宫吧,您一路舟车劳顿也累了,而且,和嘉她们还给您做了礼物呢?”

太后一脸好奇,“那就回宫吧。”乾隆扶着一侧,皇后扶着一侧,就离开了,众人看了看,没事的也离开了,和亲王领着自家儿子、永璜领着一众阿哥也离开了,留下被忽视了的晴儿和一直被永璜抓着胳膊点了哑穴就怕他丢人现在正在揉胳膊的五阿哥,晴儿看到五阿哥就走了过去,五阿哥一定知道尔康的事。

于是二人聊着聊着就来到了某宫偏殿。三人执手相看泪眼。

慈宁宫

桂嬷嬷刚把点心做好拿出来,和亲王永璜他们就来了,慈宁宫里此时除了皇后其他妃嫔都各自回宫了,只留下阿哥们和格格们,互相行礼之后,弘昼腻到太后身边,“皇额娘真偏心,只看得到小的,都看不到儿臣了。”

太后笑骂,“弘昼你都多大了?还跟你的侄子比。”

“儿臣给皇额娘准备礼物了,他们都想不到的礼物。”

太后好奇,“弘昼给哀家准备了什么礼物?”

和亲王唤永璧过来,永璧手里捧着一个檀木盒子,和亲王接过来盒子打开,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放在桌子上,永玺定睛一看,好熟悉。

纯白色底,嵌着一圈彩色宝石,鎏金绘着鸾凤和鸣,按一下鸾鸟的金色眼睛,盒子就打开了,里面有个小人坐在软椅上,下首还有三个小人坐着,弘昼转了一下小人身边的灯架,一阵悦耳的乐音传来,太后惊奇,“这是什么?居然还有乐声。”

弘昼得意洋洋的介绍,“皇额娘,这个叫八音盒。是西洋那边传来的,不过儿臣送给皇额娘的这一个可不是买的他们的,是儿臣专门跟四哥借了工部官员做出来的。”

太后点头,指着里面的几个小人,“哀家怎么看这几个小人这么熟悉呢。”

说起这个,弘昼更得意了,“皇额娘好眼力,坐在上边的是您,下边穿黄衣服的是四哥,蓝衣服的是儿臣,穿紫色衣服的是弘瞻。”

太后一看,可不是吗,还挺像的,不过,“弘瞻呢,哀家怎么没看到?”虽然对弘瞻不如对弘昼好,但是也是养了几年的,有感情。

弘昼委屈的看了乾隆一眼,“儿臣也不知道四哥把他派去哪儿了?”

太后惊疑的目光射向乾隆,乾隆连忙解释,“皇额娘,那件事除了交给弘瞻,朕也不知道该交给谁,您也知道弘昼是个靠不住的,永璜他们也有事,其他人朕又放心不过,所以只能交给弘瞻了。”看到太后放心的眼神,乾隆松了一口气,转移话题,“皇额娘您仔细看看那个小人。”指着那个黄色小人。

太后仔细一看,那黄色小人好像还抱着一个更小的小人,“这是。。”

乾隆得意,“这是玺儿。”

弘昼:四哥什么时候弄得,我怎么不造?

乾隆:让你告状,哼!

永玺:又有我什么事了?

玩闹一番,众人也都饿了,留下弘昼他们在慈宁宫用膳,反正是家宴,也就没那么多规矩。摆膳间,紫薇兰馨她们也端着盘子进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接下来写什么呢,新月还是强国?好纠结╮(╯_╰)╭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14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