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门哗啦一声就碎了,掉了满地玻璃渣子。这时教练闻讯赶来,两人见闯了祸,这才愤愤罢手,都是鼻青脸肿的不成样子。杨扬的手链还在厮打中被扯断了,小石头珠子洒了一地。

“搞什么你们!一训练就偷懒,倒有力气打架!”教练被他们气坏了,又不是小学生,都这么大了竟然还打架。“说说,怎么回事?”

“教练,是他先动手的。”张东林捂着脸上的一块淤青抢先说道。

“谁让你说他坏话?就是不许说!你还弄坏了我的手链!呜呜呜……”杨扬觉得无限委屈,成串的泪珠子直往下掉。

他这时才刚满15岁,这个年纪的孩子为了偶像跟人发生摩擦的事并不少见,所以教练听他这么说,再加上目击者的解释,不禁在心里叹气,果然是孩子啊,看着个子高,但心理太幼稚。

第二天周六,队里休息,大家有的出去玩,有的回家了。但杨扬被教练罚连着游70个200米,好几个小时游下来,杨扬觉得自己累得都要吐血了。而且他还要赔浴室那个被撞坏的玻璃门,还有他的手链,小珠子就别说了,根本找不全,那三个刻着字的大珠子也只找到两个,刻着“朴”字的那个不见了。杨扬把刻着“信”“中”的那两块石头捡起来,一直在他房间的抽屉里放了很多年。

下午明姐来接杨扬回家(他虽然进了国家队,但平时的管理和训练还是在省队),于是他又被骂了一顿,还被妈妈命令要跑着回去。十公里啊,杨扬跑到家的时候都要累瘫了,他一边抹汗一边对着明姐直吼:“你是我亲妈啊!你到底是不是我亲妈?!”

谁知明姐只是淡定地说:“讨厌他你就在泳池里赢他,打架算什么本事?”

“我……”杨扬这回彻底没话说了。

这时已经是年底,国际泳联的运动员排名公布了,朴信中200米排名第六,400米排名第二,1500米排名第三。

5

这之后不久,07年年初,杨扬到云南参加国家队的集训,在那里他再次遇到张琳。

张琳还是像以前一样,谦虚又有点内向的样子,很低调。有一次训练的间隙,杨扬跟他聊天,又问到了朴信中。其实张琳一提到这个人就郁闷,不久前的多哈亚运会,他三次输给朴信中,这被他视作是耻辱。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觉得朴信中的确是个很不错的人,虽然由于语言不通,他们之间的交流并不多,但两人的性格一个安静内敛,一个温润大气,还是很投缘的。而且两个人的关系也不像媒体报道的那样充满火药味,反而张琳觉得,如果两人能够交流的话,会成为很好的朋友。张琳如实跟杨扬说了他对于朴信中的感受,于是杨扬更加盼望世锦赛了。

后来杨扬还在张琳的床头看到了贴在墙上的朴信中的照片,难道琳哥的偶像也是他?杨扬心中想道。但其实并不是这样,亚运会的失利让张琳耿耿于怀,于是他将朴信中的照片贴在床头,时刻提醒自己,战胜这个对手。至于张琳的偶像,是被誉为中长距离自由泳之王的哈克特。

哈克特在世界泳坛大名鼎鼎,但杨扬却对他没有多大感觉,他从一开始心里就只有一个朴信中。后来杨扬也曾想过,为什么自己的偶像不是哈克特或菲尔普斯,反而是成就和名气都要略逊一筹的朴信中?他是这样理解的:首先他们都是亚洲人,出去参加国际大赛的时候就是“老乡”,因此有一种地缘上的亲近感;其次他们的年龄很接近,朴信中只比杨扬大两岁,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还是比较喜欢自己的同龄人;再者就是杨扬觉得朴信中的性格很好,非常温和大气,而且他长得也很好看,在杨扬看来那是越看越好看,甚至在5年之后的伦敦奥运会,杨扬都因为媒体炮制出来的那个衬托论而对他有了误会,但还是面对媒体公开说道:“他笑起来很帅”。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很快,到了这一年3月,第12届游泳世锦赛在墨尔本开幕了。

出发去参赛的前一天,杨扬简直无法入睡。他喜欢朴信中快三年了,如今才终于有机会一睹尊荣,他像所有将要见到偶像的小粉丝那样激动着。再者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虽然爸爸妈妈会跟他一起去,但他心里还是很紧张。

墨尔本的气候温暖潮湿,绿化率很高,到处都是华木如盖,芳草如茵。

杨扬跟着中国代表队一起来到这个宁静安逸的城市,一双眼睛东张西望。毕竟他年纪小,这异国风情让他看什么都觉得新鲜。紧接着有工作人员将他们带到入住的地方,然后就是修整和进行药检。

3月25日,比赛正式开始,这一天杨扬终于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偶像,觉得他比镜头上还要好看得多,而且身上有一种既稚气又成熟﹑既闪亮又内敛的复杂气质,很吸引人。

当时杨扬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表,简直连赛前的自己的紧张情绪都给冲淡了。是的,比赛的第一天就是400米自由泳的预赛和决赛,杨扬﹑张琳和朴信中都报了这一项。所以在赛前杨扬忍住了,他觉得在这个紧张的时刻打扰人家不太好,所以就没有去跟朴信中打招呼,但他很期待能够跟他同场竞技。可是这个梦想一开始就破灭了,杨扬在第一轮预赛就被淘汰,而朴信中以预赛第二的成绩进入下午的决赛。张琳比杨扬的成绩要好一些,但也没能进入决赛,取得第十一名。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3--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