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柔地抚摸他的头发,“好,朕明白。有三个孩子,朕也知足了。你看朕的父皇,生了六个儿子,也只有朕一人活了下来罢了。”

季衡深吸了口气,将皇帝抱紧了。

杨笙儿的成长和正常男孩子并无什么差别,甚至比起长得缓慢的杨歆儿来,还要好得多。

在七个多月的时候就能爬了,十个月的时候牙齿就长了四颗,一岁的时候就能攀着东西站起来而且还能走好几步,一岁两个月,就能够说些简单单音节词了,诸如爹爹,啊啊,喔喔,尿尿之类……

最喜欢说的还是“奶奶”,是要吃奶的意思,也会说“吃吃”。

季衡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自己肚子里的时候总是挨饿,故而生下来了就特别嘴馋。

从五个月开始,就抓着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看到别人喝茶吃点心,那他更是闹得厉害,非要往吃的东西上扑,要是完全不给他,他就能哭起来,那伤心劲儿完全是全世界都在对不住他。

病倒没有任何大病,小病也只有两三次,吃了儿科太医的药,也很快就好了,可见他的身体不错。

大约也与季衡怀着他的时候心情放松,在吃上虽然有节制,但是营养均衡充足有关,也与之后项氏的奶水好有关。

杨麒儿六岁后,就开始入学上学了,正是当年皇帝的老师给继续做他们的老师,汤先生,宋太傅两人分工教导。

赵云铣和杨奉渚,还有另外几个六到九岁的孩子做了杨麒儿的陪读或者是伴读。

其中包括徐轩的儿子徐寅,几位藩王的子孙,和杨麒儿的奶兄弟——他乳母的儿子,不过因怕杨麒儿被传染什么病,他小时候季衡一向不让他见太多人,故而他和他乳母的儿子并不熟络,只知道他是容妈妈的亲儿子。

杨麒儿入学之后,杨歆儿的日子就难熬起来了,比起照看弟弟,他还是更喜欢跟着哥哥,让他带着自己玩。

皇帝的后宫太过简单,且和大臣女眷们的交流都由邵贵妃做,季衡作为皇后的事情并不多,且他觉得对不住小儿子,故而他减少了很多别的事情,一天里好几个时辰,都用来陪孩子,有时候甚至直接把小儿子抱到他和皇帝的床上去睡,让小儿子睡他的里边,然后把他轻轻搂在怀里。

杨笙儿出生后,杨麒儿和杨歆儿都发现阿父对自己的待遇变差了。

杨歆儿已经四岁,季衡已经在教他写字和数数,杨歆儿虽然看着没有杨麒儿的活跃和机灵,但是记忆力却很不错,他也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故而十分省心,至少比杨麒儿省心。

杨麒儿放了学回到兰芷楼,因季衡的要求,他们一家人都住在兰芷楼里,而且孩子们的房间距离他和皇帝的都很近,他觉得这样对孩子好一些,并不按照皇室教养皇子的规矩,让孩子在六岁后就要搬到自己的院子里去单住。

杨歆儿写完了他的字,此时正在自己玩堆积木,杨笙儿已经一岁半了,季衡亲自扶着他让他走路,他其实自己能走了,但季衡怕他摔到。

杨麒儿跑进游乐室来,先是过去搂着玩得正认真的杨歆儿狠狠抱了一下,把杨歆儿气得推他了,他才放开了他,然后他又朝季衡冲过去,“阿父,我回来了。”

“哦,回来了呀,饿不饿,饿了先吃点点心,等你父皇忙完了回来一起用晚膳。”他说着,还是扶着小儿子,杨麒儿撞在他的腿上,又抱住了他的腿,“阿父,我好想你。”

季衡差点被他撞得摔了,他没摔,但杨笙儿却真摔了。

杨笙儿还趴在地上没起来,直接呜呜呜地哭了,季衡赶紧把杨麒儿扯开了一点,伸手把小儿子抱了起来,他搂着小儿子轻轻哄他,“笙儿摔疼了?不哭了,不哭了。”

杨麒儿不满地仰望着被阿父抱在怀里的四弟,嘴里道,“就知道哭,不是男子汉。”

杨笙儿本来要止住眼泪了,被哥哥这么一说,他就继续哭起来了。

季衡只好说了杨麒儿一句,“你要学着爱护弟弟。”

杨麒儿更加不满,转身跑去找伺候他的宫女给洗脸洗手换衣裳吃点心去了,他甚至还拉了杨歆儿一起去吃,然后对杨歆儿抱怨道,“阿父就知道喜欢笙笙,都不喜欢我们了。”

四岁的杨歆儿已经比较懂事了,至少这些话他都是能听懂的,到杨歆儿长大之后,甚至是他做了皇帝之后,他再来回顾往事,他记得自己能记事是从杨笙儿出生开始,哥哥搂着他说阿父在给他们生妹妹,但是生出来的却是一个弟弟,从此有了弟弟,阿父的目光大多数时候在他身上,而杨笙儿还很喜欢哭,一直到六七岁都是这样,慢慢长大了,才不喜欢哭了,而且性格还变得十分倔强。

杨歆儿吃着点心,又接过宫女呈上来的茶喝,没有回应哥哥。

女官柔声劝说杨麒儿,“太子殿下已经长这般大了,难道还要皇后抱吗,您像四皇子殿下这般小的时候,皇后也是总是抱着您的,每晚还陪着您一起睡觉,您定然是不记得了。”

杨麒儿的确是不记得了,而且不愿意相信女官的话,他板着脸喝茶,已经气势凛凛。

季衡要求一家人在一桌上吃饭,这样才有家人的感情,皇帝除非留了必须要留的大臣用膳,不然定然是和家人一起吃。

晚膳桌上,按照礼仪不能说话。

不过他们并不是时刻注意此事。

长长的桌子上,摆着三十多道菜,季衡对家人的饮食很在意,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267--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